生物製劑神救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終於不用大把吞藥!

醫療線上醫療線上 撰文者: 蘇湘雲2021-01-19

「曹醫師,我一天要吃10幾顆藥,吃藥吃到怕,一吃藥,身體就不舒服,但不吃藥,手就開始痛,心情真的很差….」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曹彥博診治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病友時,常聽到上述病友心聲,每當病友傾訴疾病症狀與口服藥副作用帶來的種種磨折,曹彥博醫師總是非常不捨,除了耐心傾聽,他也盡量想辦法幫忙病友解決難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是蠻絕望的,原因是這種痛是無止盡的,不是說今天睡一覺就會好,睡覺起來還是一樣痛…」曹彥博醫師解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病人的手指關節、手腕常感覺疼痛、僵硬,而且很容易腫脹、變形。不少病人是家庭主婦,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時,連扭抹布、擰毛巾都有困難,從廚房端湯到餐桌,或想倒杯水,也都會打翻,拿筆拿不穩,筷子也拿不住,心情因而非常鬱悶,且病人的骨頭也會受到侵蝕,產生孔洞,未來容易產生骨質疏鬆症,甚至得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曹彥博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未來容易產生骨質疏鬆症,甚至得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病友情況百百種,需精心打造「個人化療程」

曹彥博醫師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病友的情況有百百種,有人不喜歡一直吃藥,對於口服藥十分敏感,副作用很明顯,也有人接受治療後,雖然各項檢查評估看似正常,但還是很不舒服。此時就要根據病友的狀況打造「個人化療程」,讓病友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襲,現在有多種藥物可以選擇,像常見的傳統藥物為「免疫系統疾病修飾抗風濕藥」(DMRADs),有時需搭配類固醇等消炎止痛藥,病人的症狀才會緩解,只不過病人一天多半需要服用十多顆藥丸,往往吞藥吞到很厭世。

不只如此,不少病人使用口服藥物後,產生虛弱、頭暈、腹悶或腹脹等副作用,有的藥會造成掉髮、嘴巴破或口腔潰爛,也有藥物會讓皮膚產生灰藍色澤,像電影「阿凡達」中的納美人。因為藥物副作用的關係,部分病人不願按時服藥,或者自行停藥,導致疾病急遽惡化,這時,就要根據「個人化療程」思維,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

生物製劑助攻,口服藥劑量大幅減少

自從生物製劑問世,便受到很多矚目,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戰役,也多了一項武器。曹彥博醫師指出,使用生物製劑後,多數病友不用再吃那麼多的口服藥,口服藥的副作用發生情況也減少許多。此外,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病友的疾病控制多半更為穩定,關節也受到保護,避免遭受更多的破壞。希望透過生物製劑的運用,病患未來出現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可大幅減少。

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樣化,作用原理也不太一樣,舉例來說,有的生物製劑是在阻斷第六介白素(IL-6)作用,進而減緩發炎,讓免疫系統獲得平衡,另一方面,由於藥物是一個月注射一次,病人也比較願意按時接受治療,整體的治療滿意度明顯提升。在2019年,國外研究進一步發現,輕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使用這類生物製劑後,原本骨骼受侵蝕的範圍竟然縮減了,代表受破壞的骨骼獲得修補。曹彥博醫師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透過用藥,輕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的骨骼受損情況或可逆轉,這樣的研究成果令人振奮,期待往後有更多研究證據出現,讓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更扎實的實證醫學基礎。

曹醫師提醒,千萬不要誤信偏方、謠言!

另外,曹彥博醫師提醒,門診中,常看到病患因聽信謠言而吃素,由於完全不吃肉又嚴重偏食,導致蛋白質、營養攝取不足,這樣的飲食型態極可能讓口服藥物的副作用加劇,且患者更容易產生骨質疏鬆症、貧血等問題,因此提醒病患務必要均衡飲食,蛋白質攝取也要足夠。還有一點要提醒,請患者千萬不要擅自服用靈芝或人蔘等中藥補品,以免干擾免疫運作,增加疾病復發風險。病患若按照醫囑用藥,加上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便有機會可以控制疾病,擺脫「藥罐子」命運。

【健康限時批】類風溼性關節炎衛教影片>> https://youtu.be/vu--8j7KHck

醫療線上

醫療線上

查看全部

醫療專家群

提供醫療專家們對於各種常見病症及保健資訊的經驗分享與專業看法。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