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鍛鍊操23組動作中肩膀區與全身區的打造體態,最後可用「扭動全身」來達到最好的效果,經常正確的進行「扭動全身」可解決手腳冰冷、讓全身溫暖、提高免疫力,可以把它想成是最好的體操。「扭動全身」這個動作幾乎可讓全身所有的關節、肌肉轉動,放鬆包覆關節的肌肉,既然放鬆了全身肌肉,全身的血液循環自然就會更有效率,是效果相當高的運動,日常生活中只要常進行扭動全身,就不太會有身體僵硬的問題。
「扭動全身」在進行肩膀區前先做,也可對肩膀區的運動帶來好的運動效果,所以才把肩膀區跟全身區放一起,可依身體狀態來調整運動順序與運動量並混合進行。
1 雙拳扭動全身(照片 39∼41)
‧ 運動方法:身體維持靠牆站姿,雙腳以肩膀寬度打開,腳呈四十五度,雙手輕輕握拳,手肘彎曲盡量往身後併攏讓肩胛骨靠近,從肚臍到上胸位置調整高度後左右重複轉動全身,這時最重要的是腳跟與頭部不抬起也不轉動,在固定的狀態進行轉動。
腳跟活動的話,腳跟腳踝不會受到刺激;頭部活動的話,頸椎跟下顎關節不會受到刺激,所以固定雙腳和頭部是相當重要的原則,尤其這對脊椎、肩胛骨的刺激很大,對飯後常噎到的人很有效果。
為了不讓靠攏的肩胛骨分開,手臂要成為固定身體的角色,基本上可以有空就做,若是要放在正式運動時間內進行的話,以各高度各做十次為基準,運動時若有產生更多刺激的部位,則最好集中於該部位上。
‧ 注意與參考事項:依手高度的不同,刺激點跟效果也不同,運動時感受到刺激較多的高度應花較多的時間進行,握拳狀態下依照高度從肚臍下方開始(腳、腳踝、膝蓋)、心窩(髖關節、腰、頸椎)、胸(胸椎、頸椎、肩胛骨)來集中刺激。
‧ 運動效果:
a. 握拳至肚臍高度時:集中刺激腳、腳踝、膝蓋跟放鬆周圍肌肉的效果。
b. 握拳至心窩高度時:最基本的位置,可均勻地刺激全身,特別對髖關節和腰及周圍肌肉的放鬆效果最好。
c. 握拳至胸部高度時:可刺激全身,尤其對胸椎、頸椎、肩胛骨和周圍肌肉有刺激跟放鬆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筱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