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白飯」竟可提升免疫力!中醫師的「6大抗病法」:辛香料煮熟吃、避免大汗...防止病毒入侵

白飯性質平和、好消化,可以補養脾胃和肺氣,最適合天天吃來作為保養。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李琪2021-06-02

中醫看病毒傳染

在中醫看來,外邪要能夠導致疾病,除了傳染力外還需要遇到體質虛弱的人體,兩個因素兼具才構成生病的條件。「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現代人的體質普遍偏虛,例如經常覺得疲倦、容易感冒、三高病史、慢性心肺疾病等等,其實都是體質虛弱的警訊,若沒有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隔絕病毒的外部防範,真的很容易受到感染。

新冠肺炎容易入侵的部位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外邪、病毒要入侵,必定會找人體比較弱的部位趁虛而入。以新冠肺炎為例,主要症狀包含:

-發燒/發冷
-咳嗽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疲勞及全身無力
-頭痛
-嗅覺或是味覺喪失
-喉嚨痛
-流鼻涕及鼻塞
-噁心或嘔吐
-腹瀉以及腹痛
-肌肉痠痛
-蕁麻疹、水痘型皮疹、凍瘡

以上症狀多與體表、肺部、呼吸道和腸胃道相關,代表這些部位容易受到病毒入侵。換句話說,當有表虛、肺部疾病、呼吸道敏感發炎、腸胃不好等問題時,這些部位的防禦力就會降低,提高了病毒的入侵機率。

隔絕病毒+提升免疫力=全面防疫

要避免被病毒感染,「身體內」和「身體外」的防疫都很重要。「身體外」的防疫包含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酒精消毒等一系列用來隔絕或殺死外在病毒的措施。

「身體內」的防疫,也就是提升自體免疫力,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方式是打疫苗。但疫苗目前供不應求,而且根據國外經驗,保護力也非百分之百,還會有病毒變種的可能性,因此不管有無施打疫苗都應該盡量提升自身的健康程度,才能防範病毒入侵,或避免嚴重併發症發生。

六個方法提升自體免疫力

體表、肺部、呼吸道和腸胃道都是病毒容易入侵之處,利用以下方法將這些部位保養好,就能提升免疫力,降低病毒的感染機率。

睡眠充足
睡得好、睡得夠是提升免疫力的基本功。若能在晚上11點到凌晨5點之間熟睡,身體就有餘裕來代謝廢物、修復組織和啟動肺氣,提升整體機能的穩定性。

相反的,若時常熬夜、過12點才睡,不僅容易上火、發炎,還會使腸胃和肺臟功能變差,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避風、避大汗
體表是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當體表持續被風吹到,或經常流很多汗,都會導致「表虛」,使汗孔的開闔調節失常,外邪就容易趁虛而入。

最近天氣悶熱,在戶外活動容易流汗,進室內又要吹電扇、開冷氣,最容易誘發「表虛」問題。這時先將汗水擦乾再進冷氣房,並避免冷風、冷氣吹到身體,會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少吃炸烤辣 辛香料煮熟少量吃
炸烤辣的食物難消化、易上火,除了增加腸胃負擔,也會藉由肺與脾胃經絡相連的路徑,直接影響到肺功能,所以一定要盡量少吃。

至於蔥、薑、蒜、洋蔥等辛香料,宜少量添加、煮熟再吃,可以增加食物營養的吸收率,也能降低辛香料對胃的刺激性。

少吃冰飲
肺的經脈起源於脾胃,吃下的食物會對肺臟造成直接的影響。大量的冰品會使肺和呼吸道產生痰飲,造成噴嚏、喘咳、鼻塞、鼻水等症狀,使肺和呼吸道的防禦力大幅下降。所以有鼻過敏、氣喘、肺部疾病的人,請一定要忌口冰飲。

多吃白飯、飲食均衡
白飯性質平和、好消化,可以補養脾胃和肺氣,最適合天天吃來作為保養。足量的白飯和青菜,再搭配一些蛋白質,便是一餐的基本組合。若想多攝取其他的營養食物,請以此基本組合再往上加,不要「過度取代」。

例如最近流行的健身、瘦身便當,會以花椰菜或大量的肉來取代白飯,其實就是「過度取代」了,經常吃反而會消化不良,有礙腸胃機能。

注意便祕、脹氣和腹瀉
若有長期、反覆發生的便秘、脹氣和腹瀉,代表腸胃機能不好,無法好好消化食物,長期下來,會使肺臟和體表的防禦力也跟著下降。

要注意的是,許多有便祕、脹氣、腹瀉問題的人,會先想要服用益生菌來改善症狀。然而李醫師比較建議的順序是先調整飲食、作息,不行再去看醫生,最後才考慮用益生菌作為保養,才不會延誤病情,衍生其他病症。

防疫有賴全民合作,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絕對是隔絕病毒的不二法門。在此同時,讓我們一起提升免疫力、顧好健康,為防疫做最佳準備吧!

本文獲「李琪 中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增強免疫力! 六個方法預防新冠肺炎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