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是最短命的癌症!嘴破、脖子腫...頭頸癌權威告訴你:出現「7大症狀」就可能是罹癌警訊

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以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良醫健康網整理2022-02-15

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長年穩居第一。而較多人認識的癌症中不外乎是大腸癌、肺癌、肝癌等,但其實「頭頸癌」也很危險!當出現:口腔破皮或潰瘍遲遲未痊癒、脖子或口腔有腫塊、喉嚨卡卡等症狀時,就應該要特別注意。而在頭頸癌的威脅下,也有不少名人因此逝世,近期如「海董」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因頭頸癌末期病逝高雄榮總,甚至一代傳奇武術大師「葉問」都敗於頭頸癌。究竟頭頸癌是什麼?有什麼症狀出現就得注意?什麼人是高危險群呢?

頭頸癌是什麼?

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以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頭頸癌(其中的口腔癌)名列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而在台灣的頭頸癌中,以口腔癌的比率最高,其次為口咽癌及下咽癌。

而頭頸癌是一種多重因素所造成的結果,而它常見的致癌因子,可歸類為:

1.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嚼檳榔等)
2.病毒感染(人類乳突病毒、EB病毒)

且罹頭頸癌的患者以男性占多數,好發年齡群依診斷不同而略有差異,大致以中年人為主。其中口腔癌的發生比率,更是九成都為男性,而口腔癌也常會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身上,是好發年齡最低的癌症,平均罹癌歲數在50歲左右,和罹癌年齡平均超過60歲的其他十大癌症相比較,甚至早了十幾年發生。

男性的發生率如此之高,那死亡率又如何?在台灣,罹患頭頸癌的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較一般男性的平均餘命減少了18.3歲,因此頭頸癌也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之一。

頭頸癌會有什麼症狀?

頭頸癌的臨床症狀可能會出現不痛的腫塊,或是出現久久未痊癒的口腔內潰瘍等等。而頭頸癌的症狀也會因原發位置而有不同,會呈現許多不同的表現,如:

1.口腔癌:口腔出現腫塊、流血、紅斑、白斑,或口腔內破皮與潰瘍超過兩個禮拜、舌頭無法靈活活動,臉、頸部有腫塊或兩側不對稱等。

2.鼻咽癌:頸部淋巴病變,尤其是長在耳垂下、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且三星期以上未消腫;頭頸區域疼痛,尤其是單側的頭痛;鼻部或口部的出血,流鼻血、鼻水中帶血、痰中帶血等;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如鼻塞、流鼻涕、鼻音重、嗅覺降低等;耳部症狀如無感冒,卻有單耳的耳鳴、聽力障礙、耳塞、耳內有水流聲等症狀;神經症狀,如失明、複視、上眼瞼下垂、眼皮下垂、顏面麻木、嘴角歪一邊、吞嚥困難及呼吸困難等。

3.下咽癌:咽喉疼痛,且當症狀持續超過兩週,甚至加劇,有些疼痛也會傳至耳朵,產生所謂的「輻射性耳痛」,還有咽部有異物感、聲音沙啞,以及頸部腫塊。

4.喉癌:頸部常出現腫塊,以及早期症狀是持續性的聲音沙啞,其他常見症狀有吞嚥疼痛、吞嚥困難、同側的耳部輻射性疼痛等,晚期則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

另外,頸部淋巴結的腫大也可能是頭頸部癌症常見的症狀,不同原發位置也都有可能造成不同位置的頸部淋巴結腫大。

延伸閱讀:近年病例數超越喉癌,是國人頭頸癌第三名...耳朵痛要注意!醫師點名2大前兆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表示,很多人會擔心頭頸癌的存活率,其實第一期治療,只需要開刀,無須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且5年後治癒率高逾90%;但若到了第四期,就有可能因癌細胞轉移導致無法開刀,而且5年後治癒率,恐就降到55%左右。因此,只要口腔、喉部、頸部出現上述異狀,且遲遲未癒,建議應及早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注意!這種嘴破恐是口腔癌的癌前徵兆

另外,也由於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人常見的癌症之一,因此國健署訂定,若有吃檳榔或吸菸,且30歲以上者,就可以接受每兩年一次的免費口腔黏膜篩檢,只需攜帶健保卡至牙科及耳鼻喉科,在短短一到三分鐘內,就可保障自己的口腔健康。

責任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