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大健康應用趨勢論壇

光電科技及醫療相結合 助攻台灣踏上世界健康產業舞台

2021-12-27

光,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近年來精準醫療及大健康產業崛起,光電科技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在光電科技或醫療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如何加強跨領域溝通,並讓政府了解業者實際需求,是台灣能否再度站上世界舞台的關鍵。

有鑑於此,商周集團攜手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TLLIA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AETA亞太經貿交流協會、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中華護智協會、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等單位,共同舉辧「2021年光電大健康應用趨勢論壇」,並且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為光電在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發聲。

此外,本場論壇也獲得永立榮生醫、DELTA台達電子、南亞光電、世大照明、聲億科技、巨量場域及中輝光電等多家廠商一同共襄盛舉,並於活動現場展示最新產品,讓現場來賓更了解光電科技產品應用於醫療領域的最新趨勢。

賴清德副總統:光電對醫療越來越重要

出身醫界的副總統賴清德於致詞時表示,因過去從事臨床工作,對這次主題特別能感同受身。他提到,前幾年聽到本次論壇主持人胡幼圃說:「沒有光電,就沒有醫療儀器」,在第一線工作時,他親自見證了這句話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發展,儀器對醫療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而光電更是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例如近二年防疫所需,不管是紅外線零接觸溫度計、熱感應儀,或結合人工智慧所研發出來的人臉辨識系統等,都一再證實光電在醫療領域的重要性。

前副總統陳建仁:政府重視生醫產業發展

前副總統陳建仁因居家檢疫中,雖無法親臨會場,也透過視訊讚許這次論壇是「Right Time, Right Place !」。他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就開始推動「5+2產業創新計劃」,也把生醫研究納入其中。2020年,更將台灣精準健康方案列為跨部會發展的重點,內容包含了精準檢測、醫材研發等。在各界的努力之下,今年9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件」已經通過,範圍涵蓋細胞治療、醫材等,這些都和這次論壇主題吻合,也顯示政府注重產業發展的用心。

醫療及光電聯手 台灣邁向強國之路

論壇主持人胡幼圃在引言時表示,根據光電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光電產值已到達8081億,其中生醫光電的成長幅度最大。此外,他也再度強調舉辦這次論壇的三大目的,包括讓國人更了解光電對大健康的影響、讓政府及社會更重視光電產業,並進而提升國人健康。若台灣能朝跨領域人才整合、為光電醫材量身打造法規,以及增加政府獎勵措施等,在醫界及光電產業強強聯手之下,勢必將台灣推向強國之路。

另一位論壇主持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也提到,根據最新臨床統計,每三秒全球就多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等於每年就增加了一千多萬名失智者。如何改善阿茲海默症所帶來的影響,是刻不容緩的事,而此次論壇也以非常前瞻的思維,來討論這個迫切性的議題。

專題演講 探討光電對健康影響

接下來的專題演講中,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鄭名山也以「人因照明研究與應用」為題,講解照明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在學術、研究及產業界,都擁有豐富資歷的永立榮生醫董事長簡奉任,則是從「光電到生技」的角度,一一說明光電及生醫的發展。目前無藥可治的阿茲海默症,是老年醫學中最棘手的問題,中華護智協會理事長楊淵韓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精準處置與伽碼振盪」,帶來非藥物治療的新進展。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都非常關注如何才能更有效抑菌,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蔡坤憲以「UVC222nm 之抑菌能力與進展」,為大家講解利用光電抑菌的新趨勢。

醫界龍頭高峰對談

此次論壇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多位台灣醫界領導者共同參與的高峰對談,而他們精闢的分析與見解,更是讓現場觀眾大呼精彩!

光電在醫療的應用無所不在

台灣骨科權威、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陳威明,率先以自己看診的經驗為例,說明光電對醫療的重要性。他提到骨科是最常照X光的科別,如果沒有光電科技的協助,自己就無法幫患者看病,只能改行摸骨。因為每天忙於公務及看診,勞心勞力的結果,讓他前幾年就動了白內障手術,沒想到前陣子視力又開始模糊了起來。原本他擔心會不會因眼睛的問題被迫提早封刀,沒想到經由雅鉻雷射手術,一下子就重見光明了!

台灣在這次疫情的表現獨步全球,以及榮總交出院內零感染的好成績,陳威明認為光電科技功不可沒。因應疫情發展,國內研發出許多光電抗疫產品,例如紅外線熱像儀、UVC222防疫艙門等,這些都是將光電科技實際應用於防疫的例子。大健康時代來臨,陳威明也特別看好光電感測儀器未來的發展,例如穿戴式裝置在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領域,都能發揮非常大的功用。此外,他更進一步提到,前二年榮總院內的一半照明已換成LED燈管,因此一年可節省二千萬電費。可見,光電不只能應用於醫療,對於改善環境及節能省電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貢獻!

光電科技 為醫療及生活帶來重大改變

國防醫學院校長查岱龍,也呼應了陳威明的談話,他進一步指出自己的專業領域泌尿科,拍攝X光片的數量,也是全醫院裡數一數二。X光的發現,掀起醫療史上的大革命,而歷史上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頒給了X射線的發現者~威廉・康拉德・倫琴。提起愛因斯坦,大家一定會馬上聯想到他最著名的「相對論」,但讓愛因斯坦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並不是相對論,而是「光電效應」理論。從倫琴及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得知光電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極重大改變。

當科技和醫療志業相遇,可以造福了更多人,大多數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都需仰賴科技來共同解決。此外,從生醫、生技界的蓬勃發展,更可以看出科技有助於解決醫療需求。查岱龍同時也指出,醫療及科技跨領域溝通,能夠加速大健康產業突破,教育界也應該順應潮流,提供更多醫療科技相關課程,讓教學朝向多元化發展。大家常說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若科技業跟醫界有更好的互動及整合,在大健康產業裡,勢必出現更多的護國神山。

全台最科技醫院 帶頭發展國家生醫產業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原名生醫園區分院)被譽於全台最科技的醫院,院長余忠仁提到,新竹台大分院共有三家醫院,分別位處竹北、竹東及新竹市等三地。新竹市及新竹縣,不管在居民收入或醫療資源都相差懸殊,將地緣相近的三家醫院整合才能共享資源,讓新竹地區民眾都能享受更完善的醫療品質。三家醫院整合的過程中,借助了許多人工智慧技術,由於台大醫院屬於醫療國家隊,這些寶貴的經驗及心得,都將提供給國內其他醫院參考。

台灣IOT(物聯網)產業發展聚焦於竹科,顧名思義,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也被賦予發展國家生醫產業的重責大任。因此,生醫醫院也提供場域,讓許多生醫產品,例如新藥、醫材等進行臨床驗證。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生醫醫院也和光電產業之間有許多合作,例如防疫門、負壓設施搭配紫外線消毒等。竹東院區因為收治較多新冠肺炎患者,加上院內有護理之家,因此發展出「無接觸生理監測系統」,利用紅外線及毫米波來監測患者的狀況,大幅降低醫護接觸病患的危險性。此外,台大也和台達合作研發室內定位系統,能夠定位追蹤醫護人員和病患接觸的狀況,以利於快速疫調。這些光電科技產品,不但有助於防疫,也能讓醫院裡的患者及醫護人員更有安全感。

醫療結合科技 教育朝跨領域發展

在校長林建煌的帶領之下,台北醫學大學將從「研究型大學」,轉型為「創新型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院長康峻宏表示,研究與創新聽起來像是一體兩面,但內涵卻有所不同。對一家公司而言,研發部門就如同引擎,雖然耗費很多資源,卻能產生許多動能。大學,其實就是社會的研發部門,可以提供能量,將整個社會往前推進。一所大學能產出的不只是研究報告或論文,人才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資產,有了人才,未來才能獲得更多的研發成果。

台北醫學大學醫工學院包含了一系四所,除了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之外,還包含了生醫光機電研究所、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及國際生醫工程研究所。近二十年來,醫療器材發展突發猛進,過去醫工系的課程相對單純,但現今的學生什麼都要有所涉略,從細胞學到螺絲釘,光機電到奈米都可能接觸得到。現在教育目標不再是培養專才,而是朝跨領域、多元化發展,更重要的是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生醫光機電研究所不能只懂光或電,也要擴充其它領域的知識,以因應未來時代的趨勢。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台灣具絕對優勢

由於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仍在自主隔離中,因此以視訊和現場來賓互動。他提到,不同波長的光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對健康及醫療的應用也不同。人因照明隨著不同對象、時間、場域及目的而有所調整,而這也是現今最熱門的精準醫療概念。美國政府斥資38億美元投入基因定序計劃,也因此增加了80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2450億美元的個人所得,更造就了每年30萬的就業人口。全基因定序技術也一直改進,價錢已降至1000美元以下,且已經從研究轉變成產業,也帶動精準化醫療及精準健康的誕生。2030年,全世界醫療支出上看15兆美元,其中健康風險監測、早期監測及預防醫學成長最快,約占總支出的四分之一。台灣不管在AI、5G、晶片、半導體、大數據處理及醫療都有優勢,甚至可說是世界第一的水準。生策會於五年前舉辦第一屆醫療科技展,就把重點放在醫療及科技界的對話,今年則是以醫院為主,展示最新的醫療跟高科技技術,也讓雙方有再次對話機會。最後,翁啟惠提醒相關法規一定要與時俱進,當遊戲規則出來之後,就能引導醫界跟產業界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