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立-正!口吃結巴找哪一科?

撰文者: 張世傑2013-08-09

24歲王先生是1名職業軍人,小學就患有口吃,到高中就更明顯。詎料,到部隊後,說話結結巴巴症狀更加明顯,造成心理受到很大衝擊。語言職能治療師指出,口吃不僅是症狀,更是生理疾病,早期發現治療,在幼童期間逾8成多可改善,不過多數患者都因恐懼,而延誤黃金治療期,而飽受有口難言之苦。

語言職能治療師曾鳳菊(左)指出,早期介入治療,逾8成的幼童,在16歲前可改善口吃症狀。(圖片提供/職能治療師曾鳳菊)
語言職能治療師曾鳳菊(左)指出,早期介入治療,逾8成的幼童,在16歲前可改善口吃症狀。(圖片提供/職能治療師曾鳳菊)

語言職能治療師曾鳳菊指出,根據美國口吃基金會調查,口吃的發生率約5%,盛行率約1%,表示有75%至80%的口吃者會痊癒,有1%會持續變成慢性口吃者。目前台灣約有20多萬人飽受「口吃」之苦,除了口語的不流暢之外,也會造成人際關係、社交或工作適應等問題。

成人口吃負面情緒大

臨床統計,國內孩童口給的比例有顯著高於成人,大約4比1。觀察發現,小孩的口吃通常比較純粹只有言語動作的障礙,但青少年和成人除了言語動作的不流暢,還多了負面情緒的困擾,往往有行為與語言協調困難現象,需要透過復健矯正給予改善。

基本上,說話是一連串神經、感覺和動作連結及協調的機制,流暢的說話是需要呼吸、發聲、共鳴、構音和韻律的高度協調。「口吃」是指說話不流暢,說話時出現結巴的現象。

幼童早期復健機率高8成

臨床表現可能是:不斷重複說某些字或某些音、拉長語音,或是不自然或不恰當地中斷字句和用力等,使得整體說話變得不順暢,有時伴隨一些不自然的眨眼或掙扎等臉部表情或身體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口吃和語言能力遲緩無關,更與智商沒有關連。兒童時期的口吃,很少需要接受特別的輔導與矯正。如果父母親認識口吃的特徵,並且適時幫助孩子,70%的兒童會自然康復,因此幼兒口吃又稱為「幼兒發展性語言不流暢」,可以樂觀看待。

「動機」是復健成功關鍵

治療口吃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患者本身「動機」與「練習」,以及有家人的協助、支持或討論都是非常好的助力。治療不流暢言語的原理就在:維持說話的動作和感覺是輕鬆、不用力,另外一方面就是持續練習到自動化,對說話態度能發展出自在和自信。

語言治療過程包括:辨識自己不流暢、建立流暢、維持流暢,並類化至各種生活情境中,協助口吃個案能夠輕鬆地說話,分析和說明自己的言語和感受,成為自己的治療師,無壓力、更自在、有自信地說話。

客製化的語言治療效果好

若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時間超過6個月,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語言治療師會針對孩子說話不流暢的現象進行評估和診斷,並給予家長和孩子合適的建議或治療,幫助孩子渡過說話不流暢的階段,達到順暢的說話。

事實上,早期介入治療,逾8成的患者,可在16歲前可完成復原。但國內目前口吃或語言障礙患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一般大眾對於口吃的偏見、誤解、或負面刻板印象,造成患者羞於就醫,或是以消極態度面對。

另外,由於台灣缺乏專門的治療中心,因此即使患者下定決心尋求診治,也往往不知道該看哪一科,以致求助無門,甚至因此拖延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造成患者終身有難言之隱。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