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酥脆加工美食,反式脂肪酸越高

洋芋片配奶茶,這樣吃容易得心臟病!

2013-11-20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又稱反式脂肪(trans fat),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反芻動物(如牛、羊)的油脂,本來就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但目前食品中,常見的反式脂肪酸來源,並非來自天然的動物油脂,而是將植物油氫化處理後,改變部分油品中碳原子的鏈結方式,所產生出來的反式脂肪酸。

食品加工業,將植物油氫化處理的目的,主要是可增添食品的香酥風味,同時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且有利保存的優點。以餅乾來說,就能夠在常溫下保存,也不容易因油品變質而有油耗味。

反式脂肪酸,曾被視為比飽和脂肪酸更健康的代替品。因飽和脂肪酸較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沉積在血管裡造成阻塞,易導致高血壓、心臟病。

但後來才發現這種經過氫化處理,所產生的人工反式脂肪酸,雖被歸類在不飽和脂肪酸中,卻比飽和脂肪酸的危害更多,不只會降低血液中,具保護力的好膽固醇(HDL)含量,更會加劇提升壞膽固醇(LDL)含量,對腦血管、心臟血管健康的殺傷力,甚於飽和脂肪酸。

本期由專精營養與膳食的蔡一賢營養師,分享如何降低吃到反式脂肪酸的關鍵之道。

食品標示「零」就安全?
看含量也必須注意主成分

台灣從二○○八年開始,即強制規定市售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須標示人工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現行的法規是每一百公克,額外添加的人工反式脂肪酸含量在○.三公克以下,得標示為零。若是食品本身含有的反式脂肪酸,也不包括在內。

因此,光看營養標示的反式脂肪酸零公克或○%,並無法分辨是否含有人工的反式脂肪,建議要同時看主要成分。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