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工作讓孩子衣食無缺,他怎麼還不聽話?

撰文者: 洪仲清2014-05-19

「你要什麼我都給你,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從小到大,你該有的什麼時候少過,為什麼你就不能聽我的話,把該做的事做好?」

當家長教訓孩子,類似的話就會在我耳邊響起。最近一次,是聽到一個貧困的家庭,勞力辛苦工作的媽媽,用不太流暢的國語講出來的句子。

為什麼「物質」成為衡量對孩子付出的指標?然後,用「物質」的充裕為由,來要求孩子聽話就範?

別說是貧困的家庭,即使我家境小康,也不是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孩子到大賣場,這麼要買、那邊要玩,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我的目標很清楚,把該買的,或本來預計要玩的,進行結束,轉頭就走,不讓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引誘。然後根據孩子的年紀與成熟度,有計畫地放手,給孩子適量的自主決策空間。

我從來沒辦法,完全滿足孩子的慾望。因為連我自己也沒辦法,完全滿足我自己的慾望。沒有人能夠要什麼有什麼,也不是什麼東西都有就是最好的,承認這點,並不可恥,並不表示自己的能力低落,並不表示自己就愧於父母的職責與角色。

每個家庭狀況不一樣,但都一樣要面對節制慾望這件事。我做兒童工作,玩具一堆,孩子自然也相對有比較多玩具。但孩子外出,絕對沒有一出去就要買東西這回事。或說理,或轉移,然後讓孩子的失落,用比較心靈層面的活動代替。平常就玩得開心,生活順遂如意,就沒那麼非得要買東西。

我們以自己為例,教導孩子,我們如何用思考,來抵抗總是讓我們心癢難耐的慾望。當孩子能以家長的身教為基礎,對物質有清楚的認識,才能做好財富管理,以及進一步的壓力管理。

「想要嗎?爸爸買給你!」

這麼闊氣的講法,是在彌補大人的心底缺憾,是使用物質作為傳達愛的工具。但是愛意本身的傳達,絕大半,是使用非物質的方式,像是親吻、擁抱、聽孩子說話、陪孩子面對困難…

以情緒管理來說,養成「貪念」,沒有節制地膨脹慾望,是一種痛苦的根源。這源頭一追,又回到原生家庭。

擁有物質,被引導為擁有父母的愛。等自己長大,想好好愛自己,就順勢接受商業社會的洗腦,也給自己買個東西,以資鼓勵。

物質貧乏的年代,反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真切。我們更能回到內心,去了解體會,幸福與快樂,常是一種心裡感受,而非外在的形體。

所以少欲知足,作為情緒管理的第一要點,並不為奇。

作者簡介_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