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35歲是關鍵!5招防骨質流失

撰文者: 張世傑2014-06-05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病變的慢性疾病,表現包括: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變差,造成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在臨床上主要根據骨質密度測量值來診斷骨質疏鬆,醫師建議,年長者除按時服用骨鬆藥、避免跌到外,適度的運動與曝曬陽光,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生成,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風險發生。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病變的慢性疾病,年齡越大越嚴重。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病變的慢性疾病,年齡越大越嚴重。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黃盟仁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第2大的流行病,其中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又比男性高。根據全民健保資料顯示,大約有1/3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腕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骨鬆男女皆有 35歲是關鍵時間

不論男女,約在30至35歲骨骼質量達顛峰以後,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5%至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經以後,流失速度會更快,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臨床上則發現有身高變矮、背痛、駝背,甚至輕輕碰撞就發生斷裂、骨折等症狀。

臨床統計也發現,有超過50%年約80歲的女性曾有骨折的經歷,尤其統計發現,台灣每年髖骨骨折人數約2萬人,其中有1/3的病患從此無法行走,由於行動不便或臥床導致肺炎或腦心血管疾病而致死,死亡率亦達15%至20%。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