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療會把腦袋「電壞掉」?被誤解了70年的精神科「電療法」

撰文者: 林奕萱2015-02-02

有時會在電影中,看到病人頭上貼著電極或戴著頭套、四肢被綁著,旁邊是面無表情的精神科醫師,在機器上按下一個按鈕後,病人發出哀嚎而面目猙獰。這是在電影或戲劇中,常見用來展現精神科住院或治療之可怕的既定場景之一:電療。

但事實上,在精神科住院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可怕」,電療更不是一個恐怖、「通電」的治療。究竟什麼是電療?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中文簡稱「電療」。

在一般醫療場域中,比較常聽到的「電療」,指的是放射線治療,是治療癌症的療法之一,主要是以儀器所產生的放射線,對準腫瘤施予高劑量照射,以消滅癌細胞,而不是以字面上的「電」或「烤」來接觸人體,沒有痛楚。同樣稱為「電療」的精神科「電痙攣療法」,又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同樣也不是「電」或「烤」來接觸人體。

精神科中所使用的「電療」方式,是將病患短暫全身麻醉後,透過貼附在頭部單側或雙側的金屬電極,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的整合放電 (Synchronized Discharge),出現腦細胞的生理變化,而能調整病患的大腦功能,控制或治療因大腦功能失調引起之重度精神或神經疾病。治療過程中若沒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會產生短暫肢體痙攣(即俗稱的「抽筋」)現象;若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治療過程中只有腦波的變化,不會有肢體抽筋的現象。整個治療過程一次只有數十秒,個案並不會有「觸電」的感覺,也不會有痛苦,所施打的麻醉劑為短效麻醉藥品,讓病患很快進入熟睡狀態,而治療過程後也很快甦醒,病人就如同睡了一場覺一般,不會有害怕、焦慮的感覺,清醒之後就可以恢復原先的進食、喝水與一般作息。

在抗精神病藥物尚未發展出來的年代,就已經有電療(1938年義大利精神科醫師Ceretti,第一次施行),在40及50年代曾是最盛行的精神疾病生物學療法。60年代開始,精神科藥物蓬勃發展,過去許多較具侵入性的精神科療法都已逐漸被淘汰,但因為電療的療效仍有優於藥物之處,電療的儀器和技術也日漸精良,是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目前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上仍有重要地位。

前些日子接手急性病房,護理師告訴我:「你有一個病人已經亂很久了」。這位病人是王先生,一位中年男性,頭髮蓬亂、鬍渣亂長,眼神失去神采;寒流來的時間卻穿著短袖短褲,褲子拉鍊沒拉上,雙手雙腳都有些碰撞的傷痕。他躺在地上,用衛生紙不斷刷著自己的鼻頭,嘴巴不斷喊著「老師、老師」。

前去自我介紹,個案眼神無法對焦,嘴巴還是不斷喊著「老師、老師」,漫無目的地回應著,沒能再有更多切題、合宜的回答。扶他起來到床上坐好,準備用餐。吃下第一口稀飯,便嗆咳得滿臉通紅,看了令人不捨,看護提到這兩個禮拜來都差不多是這樣,由於嚴重嗆咳、進食困難,行為脫序也無法配合照顧,這段時間已經瘦了好幾公斤,原本就不壯碩的身材,看起來又更為清癯。

檢視個案的病史記錄,他是一個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生病的時間從病名還是「精神分裂症」的年代就開始了,過去在穩定的抗精神病藥及長效針劑控制下,功能維持得還不錯,還能協助照顧家中其他亦患有躁鬱症的哥哥和年邁母親。幾個禮拜前,哥哥病情復發後,個案也隨之病況不穩,雙雙入院。

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使得個案嚴重嗆咳,而更換成其他的抗精神病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整,病情仍未見起色,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脫序和混亂行為,自我照顧能力也越來越差。幾經思量,決定與家屬討論施行「電痙攣療法」。歷經了五個禮拜、每週執行3次的電痙攣治療後,目前個案的言談和思考仍顯得貧乏,也有輕微記憶缺損,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復,外表乾淨整潔,能夠參與病房的職能活動,也能有合宜對答。預計在近日出院,接續日間病房持續精神復健治療,是電療成功緩解精神症狀的案例。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