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傳到爸媽的Line群組!家庭要幸福?不要留遺產,學會安排60歲後的生活...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山田美智子2016-06-07

為什麼要留遺產給孩子?

說到「遺產」,很多人會聯想到「麻煩」、「兄弟姊妹間的爭執」等的負面情況。還有,要繳很多稅。

既然如此,為什麼會說別去在意呢?

這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與「對象是誰」,有很大的關係。

我曾經有過好幾次處理商議遺產問題的經驗。

我原本是保險公司的職員,在任職期間取得了理財規畫師(Financial Planner,簡稱FP)的資格,自己獨立出來後,再取得了「遺產繼承師」的資格,處理各種遺產相關問題。

來找我商議的往往是「繼承者」,就是繼承遺產的那一方。那麼,另一方主角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留下遺產的「被繼承人」很少會前來,所以,我只能聽到繼承者的說法,不太能知道被繼承人的想法。

「令尊(令堂)的意思如何?」即使這麼詢問,來找我商議的人通常也無法明確回答,而只是含糊其辭帶過,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不就顯示,被繼承人的想法常常被忽略了嗎?這樣的感覺在我心中與日俱增。

在一次擔任某研討會講師的時候,我心裡的這種感覺變得非常明確。

來聽講的人當中,有一位約莫三十來歲的男性。研討會後,我試著問他:「有什麼擔心的事情嗎?」

他回答:「家父到了退休的年齡,領了退休金,在東京有一間獨幢的房子。雖然家父現在還很硬朗,但想到家父死後會有一大筆遺產稅,我就很擔心。但是詢問家父的資產狀況,卻總是得不到答案。」

聽了他的牢騷,我覺得他很自私任性,只想到自己。父親明明還很硬朗,兒子想的卻是父親「死的時候」的事。對於父親努力工作累積的財產,兒子只想著「自己能拿到多少」。

這樣父親當然不會想告訴兒子自己有多少財產。

各位已經了解了吧!本書就是為了這樣的父親、母親而寫的。父母親認真工作累積的財產,應該是屬於父母親的。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財產」卻變成「遺留給小孩的東西=遺產」,不覺得有些奇怪嗎?

「因為很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盡量為他們多做些什麼。」

會這麼想的人也有,但是孩子已經到了可以靠自己賺錢的年紀,放手或許會比較好,父母親不該只是為了孩子就犧牲自己「未來」的人生。

那麼,退休後的人生,就從「現在開始」吧!

現代是個超高齡化的社會。六十歲過後,可能還可以活到八十歲、九十歲,甚至一百歲。 這麼長的歲月,不是別人的,而是你的。

所以,現在擁有的金錢,也是你的。為了你自己去享受、學習、遊玩、飽餐美食……。這麼想,就能覺得「不要留遺產給孩子,也不錯」了。本書中介紹的就是這種生活方式。一起來思考幸福度過後半生的金錢使用法吧!

寵孩子的同時要考慮後果

兄弟姐妹彼此相爭,最悲傷的莫過於父母,但人死後就無法挽回了。接下來的例子,便是因為父母生前馬虎的舉動,才讓住在一起、照顧自己的孩子哭泣的真實故事。

D先生夫婦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

兒子一家和D先生同住,在那裡經營一家小公司。女兒也結婚了,住在隔壁的城鎮。然而,兄妹感情並不好,因為兒子認為D先生太寵妹妹了。

確實是如此,女兒夫婦蓋了一間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房子,D先生卻幫他們扛下貸款,替他們償還。

後來,D先生又做了一件「寵女兒」的計畫,就是贈與稅對策。

依據日本的贈與稅法,基礎扣除額為11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32萬元),也就是說,每年贈與的金額在這個範圍內就免稅。

然而,女兒卻要求D先生每個月給15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萬5千元),相當於一年18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53萬4千元),因此一定要繳稅金。為了不留下紀錄以避稅,D先生選擇親手把錢交給女兒。

竟然答應女兒的敲詐,兒子難免會為了「父親太過嬌縱妹妹」而生氣。父親為了平息兒子的憤怒,便以「房子和土地都會留給你」來安撫兒子……,就這樣過了十年。

誰知道,D先生某天竟突然因意外事故而過世。

D先生留下的不動產有現在住的房子和土地,評定價額共值3千5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千多萬元),而存款只有5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48萬元)。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