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的後果,會出現在午餐之後…糖尿病、身體發炎都跟著來!

撰文者: Sidney2016-06-21

你一定聽過吃早餐很重要,但不吃的話在我們體內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突然被這麼一問,我們還真的沒辦法回答得出來,是吧? 

不吃早餐不單只是表象看到的暈倒、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單純,更重要的是吃了它有助於穩定下一餐的餐後血糖。 

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有科學家發現人如果忽略一餐沒吃,那麼下一餐的飯後血糖就會莫名地飆高,這種現象後來被稱為「次餐現象(Second meal phenomenon)」。最初是在健康人的身上觀察到這樣的情形,而之後也經過許多的重現確認,那麼問題來了,第二型糖尿病患是否也會出現次餐現象呢? 

2009年在 Diabetes Care 期刊上有篇研究就是在調查第二型糖尿病與次餐現象之間的關係。研究找來 8 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肥胖的人進行試驗,其年齡在 56.1 ± 2.8 年,BMI 36.0  ± 2.5、HbA1c 6.7 ± 2(糖化血紅素,可以用來看長期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尿病罹患時間 8.1 ±  0.5 年。 研究設計了三天不同的組合來進行: 

  1. Day A:吃早餐 & 午餐
  2. Day B:不吃早餐,但吃午餐
  3. Day C:不吃早餐,在吃午餐前 1 小時靜脈注射精胺酸 

早餐:麥片 50 公克、牛奶 100 公克、兩片土司 56 公克、果醬 20 公克、乳瑪琳 20 公克、柳橙汁 200 毫升。(此餐的營養成分:646 大卡、碳水化合物 106 公克、脂質 18 公克、蛋白質 15 公克) 

午餐:起司三明治、柳橙汁 200 毫升、優格 170 公克與果凍 150 公克。(營養成分:熱量 858 大卡、碳水化合物 103 公克、脂質 30 公克、蛋白質 44 公克。) 

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們,也就是第二型糖尿病且肥胖的人也會出現次餐現象,有吃早餐的話就能讓午餐後的血糖減少 95%,而在健康人身上的結果是 73%,這意味著次餐現象可能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的影響要比正常人要來得大。此外,如果有吃過早餐,那麼午餐後血中游離脂肪酸的濃度也會較少;不吃早餐的話,游離脂肪酸則會跟著血糖一起上升。 

此外,Day C 的試驗發現注射精胺酸能減少血糖上升的程度,並且抑制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的濃度增加。血中 FFA 太多可不是好事,已經有研究發現 FFA 可能促使胰島素阻抗以及胰島素目標細胞(骨骼肌細胞、肝臟細胞與脂肪細胞)的發炎反應。 

結論:總之就是要吃早餐 

不管身體健康與否,有吃早餐就能讓午餐的血糖穩定,而背後的意義就是能降低肥胖的風險、預防與控制糖尿病的發展,更別說由此延伸出來的慢性疾病了。 

值得注意的是次餐現象不見得是早餐-午餐這樣的組合才會發生,其他的情形也會,只是早餐是一天三餐裡頭很常被忽略的那個,因此才特別拿出來強調。 

總之,要吃早餐啦! 

關於本文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_營養共筆

由身處在不同領域的營養師所經營的部落格, 希望以較為中庸的觀點來分享營養健康的知識。

部落格:http://nutrinote.blogspot.tw/

「營養共筆」專欄文章列表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