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運動醫院研究:針灸有助膝關節術後恢復!運動醫師談「針灸」對運動傷害有哪些神奇效果?

撰文者: 王凱平醫師2017-07-18
這篇文章我們希望能說明「針灸為什麼能治療運動傷害?」,以及「針灸如何被運用在運動醫學領域」。嚴格來說,針、灸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這篇文章介紹的應該是「針」法的應用,但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我們還是用大家習慣的「針灸」來進行說明。

針灸治療運動傷害三大作用:控制疼痛、鬆解肌肉、解除沾黏

針灸療法的應用廣泛,中醫內、外、婦、兒、眼科…….等等各科其實都有機會使用到針灸療法。但以現況而言「針灸」與「傷科」結合得較為密切。在多數民眾心目中,針灸就是用來處理跌打損傷、筋骨痠痛的。許多人受到運動傷害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針灸。那麼針灸到底只是治標、止痛?還是有治本、加速症狀改善的效果呢?

針灸對於肌肉、肌腱、筋膜……等等這些所謂的「軟組織」的急、慢性傷害確實是很有幫助的。這些幫助主要源自三個方面的作用:疼痛與發炎的控制、肌肉的鬆解、沾黏的解除。前者已經有非常明確且有力的科學證據佐證;後兩者也有研究支持,許多學者與臨床醫師都觀察了這些現象,但還不是非常清楚背後的原因,下面我們一一說明。

針灸控制神經性與發炎性疼痛,實驗證據證明有效!

臨床上比較實用的分類中,疼痛可粗分為四種類型:神經性疼痛、傷害受器型疼痛、心因性疼痛、以及混合性疼痛。「神經性疼痛」一般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當我們的神經受到刺激時,產生的一些刺痛、電痛、放射性疼痛都被歸在這一類。至於「傷害受器型疼痛」,主要是當人體受到冷、熱、酸、壓力(如:針的穿刺、各種撞擊)時,產生的局部疼痛反應,大家熟悉的「發炎」所產生的疼痛,也屬於這個類型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心因性疼痛、混合型疼痛,大家望文生義就是了。

上面提到的這四種類型中,與運動傷害比較相關的就是「神經性疼痛」和「傷害受器型疼痛」,而研究證明,針灸對於這兩者都有效果!而且是一路從末梢、周邊神經、脊椎到腦部,甚至到基因層次的機制都有關連。包括2008年台灣國際知名針灸學者林昭庚教授的回顧性文獻提到「腦內啡」、「血清素」;2010年國際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提到的「Adenosine A1受體」、2017年Scientific reports對於發炎性疼痛的全面敘述……等等,都顯示了針灸對於抑制疼痛的廣泛性效果,並能調節局部的發炎反應。

放鬆肌肉、解除沾黏能有效改善急、慢性疼痛與關節活動受限

在鬆解肌肉方面,受限於研究方法,目前有研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但沒有足夠強力的證據。但如前所述,許多學者與醫師都這樣的臨床觀察經驗。舉例而言,我們在治療棒球選手時,常常會發現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受限,在透過檢查與X光排除肘關節內的異物(如:碎骨、剝離的軟骨)之後,有很高的機會可以透過鬆解周邊的肌肉來改善關節的活動度。此時,不只醫師本身,患者,甚至第三者如:陪同的防護員或教練,都能夠透過觸摸、按壓觀察到治療前後肌肉緊繃程度的明顯變化。

許多人不曉得,其實除了肌肉的緊繃,舊傷、疤痕、手術所造成的「組織沾黏」,往往也是造成慢性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這樣的認知早已不侷限在中醫界,走一趟醫學書書籍專賣店,甚至可以發現完整論述「疤痕相關症狀、原理、治療」的專業外科書籍。而中醫的針灸、小針刀,其實也是微創的剝離沾黏的處置方式之一,透過仔細的評估與細心的操作,是能改善疤痕組織沾黏所造成的症狀的。我個人就有多次透過鬆解疤痕,改善患者關節活動度的經驗。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