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肝癌揪凶新發現!馬兜鈴酸草藥毒性強

撰文者: 張世傑2017-10-19

最新研究發現台灣近8成的肝癌竟與馬兜鈴酸有關。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指出,馬兜鈴酸具腎毒性並且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調查發現,在台灣約有1/3的民眾曾經使用過含馬兜鈴酸的草藥,因此提醒肝病患者小心用藥,並呼籲政府採取防範措施,避免肝癌危害。

長庚醫院與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發現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長庚醫院與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發現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謝森永主任指出,長庚醫院與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這個發現相當的令人驚訝與意外,因為傳統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的。而長庚的研究卻顯示,馬兜鈴酸可能與台灣大多數的肝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聯。

長庚研究人員接著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了全球近1‚400個肝癌,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但少見於日本(2.7%)、歐洲(1.7%)或北美(4.8%)。以上的結果已發表於今年2017年10月18日出刊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馬兜鈴酸具腎毒性並且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

謝森永主任指出,1990年代就曾經報告過,約100名比利時女性使用了含馬兜鈴酸的草藥作為減重治療後,發生了腎臟衰竭,其中很多人之後又併發了膀胱及泌尿道癌。同時期,巴爾幹半島曾爆發腎臟病流行,後來也證實為是含馬兜鈴酸的草藥造成的。

在2012-2013年,台大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合作團隊,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均曾發表了馬兜鈴酸與台灣的泌尿道癌的關聯。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更進一步地以小鼠證實,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的基因突變物質中最強的,並高於尼古丁及紫外線等。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