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EQ容易老化!精神科醫師:3招活化大腦,擺脫情緒過勞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和田秀樹 2018-03-13
額葉受損,傷腦又易動氣

「如果額葉功能愈好,EQ表現會愈佳。」這是美國認知神經科學權威、愛荷華大學神經學院長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的研究心得。

換句話說,若額葉遭受重大損傷,會使EQ能力下降。

達馬吉歐診治過一位名叫艾略特的30多歲病患,他曾經事業有成,但因為額葉受損而無法繼續工作,過著形同廢人的生活。

艾略特原本是名白領菁英(為保護當事者隱私而改變身分,據說是律師),年紀輕輕即罹患腦瘤。醫術精良的腦外科醫師將他腦部的腫瘤完全切除,原以為手術非常成功,但是動完手術的艾略特,從此性格大變。

他會突然扔下工作,轉而斤斤計較無關緊要的事。往後也不停換工作,投資各式各樣的事業全部以失敗告終,就連婚姻也是結了又離、離了又結。達馬吉歐檢查了性格丕變的艾略特,發現額葉表面沒有大礙,但是內側卻受損十分嚴重。

根據達馬吉歐的檢查結果顯示,艾略特的知覺能力、過往的記憶、短期記憶、新的學習能力、語言及計算能力完全沒有問題,智力測驗的結果也顯示一切正常。問題在於病人的情緒沒有起伏,情緒的管理能力因此變差,同時缺乏決策能力,道德感也相當薄弱。

達馬吉歐發覺艾略特的異常狀況,與其他出現病變的病患雷同。一如達馬吉歐在他所著的EQ解說書籍開頭即談到了這則例子,眾多EQ研究學者均認為EQ代表的是額葉功能。

即使情況不像艾略特如此嚴重,但若是因為老化造成額葉萎縮,預估EQ能力也會下降。根據高曼的說法,40歲以後如果對此現象置之不理,額葉就會從這段時期開始萎縮。

從這一點來看反之亦然,若是加強額葉功能,也有助於提升EQ。

IQ不易衰退,但EQ容易老化

日本認為,大多數人IQ能力的發展僅止於學生時代,在往後的人生中便無法再提升IQ,因此特別重視學歷。相反地,EQ能力則可以靠後天培養,隨著年紀增長,累積各種不同的社會經驗後,EQ能力也會跟著成長。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常聽說與電車裡的乘客起爭執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人,在居酒屋裡激動地對店員咆哮:「你把客人當成什麼了!」也以中高齡者居多。

由於日本已是超高齡社會,年紀超出中高齡的人數相對增加,出現這種情況自然合乎常理,但也不能因此一概而論。高聲怒罵下屬的上司、不把客戶放在眼裡的上司,在公司裡應該很常遇見這種場面。由此可知,年紀愈大,人際關係不見得會變圓融。

一路閱讀至此的讀者想必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沒錯,這就是因為額葉功能衰退,導致EQ能力下降,愈來愈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所造成。

令人遺憾的是,如果繼續忽略這情況,EQ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

雖然高曼博士等人的研究指出,在40歲左右之前,EQ會隨年紀而成長。但是前面也提到年過40後,EQ會減退。為什麼會有這樣兩相矛盾的情況呢?

一般而言,我們可透過教育及知識、經驗等刺激,加強額葉功能。照理說,EQ會隨著知識與經驗的累積,順利發展至40歲左右。但是額葉有可能因為年齡增長而產生物理性的萎縮,造成功能愈來愈減退。

也就是說,40歲左右時如果輕忽此狀況,EQ大多會衰退而不是成長。但如果加以強化,便能克服這道難關。當然,到了70歲、80歲,EQ或許很難大幅成長,但是40歲至60歲的人,EQ應該還是有成長的空間。

另一方面,IQ會在20歲左右達到顛峰,即使年屆70也不太會下降。有一項研究是針對東京都小金井市某地區的70歲高齡者,展開長達15年的追蹤調查。假設人類IQ平均值為100,其中約有70%的IQ是落於85至115,而小金井市的高齡者平均IQ為105。

或許是因為當地住了不少高知識分子,才使IQ平均值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年屆70,IQ也能維持在100左右,這一點倒是符合前面提到的「理解能力不會下降太多」。因此,我們應該留意的不是智能老化,而是情緒老化。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