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我出的,丟掉孩子的漫畫,有什麼不對?」控制狂父母,往往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

「我為什麼不能丟掉他的漫畫?我跟他說過不要買這些沒用的東西,叫他整理也不整理,他憑什麼對我生氣?憑什麼罵我?憑什麼對我大聲?他買漫畫的錢還不是我賺給他的錢!」來自母親的憤怒充斥了整個晤談室,她無法接受自己深愛著孩子,卻被孩子憤怒所刺傷,她沒有注意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字眼的背後,她對孩子傳遞的訊息是「有條件的愛」。

「我這麼愛你,你怎麼能不滿足於我的付出?如果把我的愛收回來,你是不是就會珍惜我、尊重我呢?」因為受傷而想要把愛收回來,透過各種方式想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不是「天生」或「應該」的,期待孩子可以明白自己作為父母的辛苦,這是每個父母都曾有過的內心經驗。其實不只是親子關係,在所有人際關係中,我們都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但身為在親子間擁有較大力量的一方,你/妳是否會為了自己被尊重的需要,「限制」甚至「不允許」孩子有他自己獨立的感受與想法呢?

這幾日知名親子部落客在文章中提到「私有空間和隱私不是小孩的權利,是福利,是恩典」之後,激盪起一股「父母的愛是權利還是恩典」的論戰。網路上各種說法皆有其道理,每個人的見解和自身成長背景息息相關,都值得反思與尊重。身為心理師,我想到的是幾個在「有條件的愛」之下成長的例子。

「心理師,我根本沒辦法在家裡念書!我們家規定不能鎖門,我媽三不五時就會開門進來,假裝是要放衣服、拿東西,可是我知道她根本不是,她只是想看我在幹麻?有沒有偷上網或看手機!她愈是這樣,我就愈想做!」這是出自青少年的話語,在他心裡「房間並不是可以安心待在裡面的地方」,所以當他有能力可以離開,他寧可去外面念書,「房間不是我的,腳是我的,我走總行了吧?」成了一個不想回家的青年。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怕孩子受傷(因為你受傷我會難過)」,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如果你不斷地幫孩子搬走眼前的石頭,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擁有嘗試的自由」對孩子發展出自控力很重要。不斷被壓迫的人一旦擁有自由,總是很容易失控,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所以我們會聽到一些乖學生上大學就沒日沒夜打電動,最後被迫退學的例子;晤談室裡常有成人告訴我,自己對某些東西特別沒有抵抗力,回想起來往往和小時候被嚴重剝奪或限制有關,像是一領到錢就要買漂亮女性化的衣服、喜歡的東西非得整套各色系收藏、甚至有人是看到「螃蟹一上桌,非得自己吃完一盤不可!」

回頭看那個丟掉孩子漫畫的母親,因為她太擔憂孩子,過分介入孩子的物理與心理空間,壓抑了孩子自主選擇與體驗的機會,「漫畫」成了她和兒子間的「獨立之爭」,兒子心裡想著的是「她為什麼總是要逼我,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想再被她控制!」看漫畫成了他向母親證明自己獨立的行動,而無法理性地從看漫畫這件事上學習自制,在青少年身上我們常可以觀察到某些反差,在父母以外的其他人面前,他們願意理性思考並學習判斷,不過一回到「家這個獨立戰場」時,就又開始衝動行事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實踐自我,成為自己」的需要,如果無法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支持,為了求生與成長,我們自然會選擇激烈抗議或是向外尋求。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親子間的衝突其實是孩子「想為自己突破困境所做的努力」,他們會對既定的規範提出疑問、會生父母的氣、容易覺得自己是被控制或被壓迫的一方(年幼的孩子確實是處於被限制和保護的狀態)、隨著年齡增長想要爭取更多自由和權利。

親子間因成長而帶來的衝突,可能是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年,面對這些衝突,雙方都不好受,如果父母想要快速弭平衝突,而說出「你怎麼不想想你花的是誰的錢,住的是誰的地方?」、「我是因為愛你才給你這些!」,只要搬出「父母的愛」和「對家庭的付出」這個最後王牌,孩子好像就只能被壓下去,雙親的愛與付出絕對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但在孩子獨立成長的脈絡下,強調「你的自由與自主有賴於我的愛與給予」,長遠來說究竟會對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值得每一位父母謹慎深思。

作者簡介_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同時也兼具女兒、妻子、媳婦與母親的角色,希望透過簡單的心理學理論與諮商經驗的分享,帶給一樣身兼多重角色的女性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查看全部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人妻與人母、婆婆的媳婦、媽媽的女兒,希望用簡單的心理學理論,給更多女性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