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被拋棄,還覺得是自己的錯?心理師:如何找出情感的脆弱點,遠離恐怖情人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撰文者: 黃惠萱2018-05-30

編按:最近台灣社會發生兩起恐怖情人殺害事件,台大畢業正妹遇上恐怖情人慘遭殺害分屍 狠殺直播主前女友恐怖情人收押。關於「恐怖情人」議題,心理師怎麼看?如何找出自身情感上的脆弱點,遠離恐怖情人?

「他總是臨時決定我們的約會,常常快下班才跟我說等一下要去哪裡看電影或是吃飯,如果我突然加班或另有安排,他就會很不高興,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在測試我,他心裡一直懷疑我還跟其他男人出去!」

她停頓了一下,聆聽自己嘴裡說的話,產生了覺察,「要是以前的我,大概看不出這有什麼問題,他很在意我,這麼專情的男人很少見了!但我現在知道『愛』和『控制』是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前幾天我忍無可忍,直接跟他吵起來,我跟他說我有自己的時間安排,請他尊重我!然後他就爆炸了!提了分手,我覺得很好,我也不想跟這樣的人繼續牽扯下去!」

她一開始是因為失戀憂鬱而前來晤談,聊了感情史後,她驚覺自己是個「恐怖情人吸引機」,容易陷入受虐關係中,被拋棄了還覺得是自己的錯!經過漫長的自我剖析和療癒,她現在比較能看到關係中的不平等,可以自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承受兩人間的衝突,即使分開也不會一面倒的覺得是自己的錯。當她身上受虐特質有所改變,就能夠準確辨識出不平等的施虐情境,並且適時終止一段對自己有害的關係。

幾年前我曾接受記者採訪,談了「容易遇到恐怖情人的特質」,最近又發生了女性遭恐怖情人分屍的憾事,讓辨識與預防恐怖情人這個議題再次受到關注。

面對恐怖情人就像困在其他有害的人際關係一樣,只有去掉自己身上的鉤子,才能減少陷入受虐處境的機會,並增加自我保護的能力。

從自我療癒的角度來看,施虐或受虐特質並非特定屬於某個性別,而了解自己身上的脆弱點,目的不是要讓已經在關係中受苦的自己更加「自我責備」,反之是要提高自己覺察力和直覺,改善未來的人際關係。

分析恐怖情人的特質,我覺得最重要的特徵有二。第一、自我中心,內心與世隔離或脫節,第二、具備殘忍甚至暴力傾向。第一項特徵會讓一個人顯得怪異,他可能有著看來正常的生活與職業,卻只能勉為其難運作,或是有許多偏離常軌的習性或堅持,可能是特別自戀,或是孤僻,這些特質都讓他難以融入環境,缺乏正常的交友圈;第二項特徵格外重要,卻很難在初期辨識,衝動或暴力傾向往往會在失控時才展現出來,但是缺乏同理和包容、過分強烈地報復傾向、對他人痛苦顯得無感,擅長用批評和情感勒索對方等「殘忍」特質,卻可以從相處的小處中觀察出來。

在我陪伴求助對象走出有害親密關係的經驗中,可以發現某些內心未處理的議題,很容易影響人們的判斷力,讓他們難以從上述兩項特徵快速辨識恐怖情人。其中最重要而常見的三項,包括:第一、內心有「拯救者」情結的人;第二、強烈需要「全然關注」的人;第三、過度壓抑或難以表達負向情緒的人。這三個議題很常見,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如果我們對此毫無覺察,讓某個特質強烈地主導我們的思考和反應,就會對生活和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以「拯救者」情結為例,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對別人造成影響力,希望可以透過幫助對方,獲得溫暖而穩定的親密關係,但有拯救者情結的人會強烈、缺乏彈性地盲目付出,他們對另一半的照顧無微不至、願意無底線的包容對方的辜負或攻擊、容易以「受害者/弱勢」的角度看待對方,因此他們非常容易忽略了恐怖情人的自我中心跟殘忍,並在關係惡化時,花太多時間企圖「把對方拉起來」,錯失了離開的最佳時機。

愛情對人們很大的吸引力是「我的眼中只有你」,沈浸愛河會讓我們彷彿回到小時候被照顧者「全然關注」的時刻,我們會享受這段蜜月時光,接著兩人之間會自然浮現「獨立/自由」的需求,邁入彼此的磨合期。但對某些人來說只有「全然關注」才稱得上「愛」,他們追求快速親密的關係、希望自己獨一無二、渴望對方全然投入、不能忍受彼此的個人時間與個性差距,這種對關係強烈依賴的特質,會讓他們很容易和恐怖情人相互吸引,因為恐怖情人身上也具備類似特質,像是需要獨特關注、人際關係封閉而非開放、控制和佔有慾極強等。

第三個議題和情緒調節有關,健康的情緒是心靈給我們的訊號,引導我們在關係中做最舒服自在的自己,尤其是對負向情緒的感受和表達,在所有人際關係都非常重要,很多困在受虐關係中的人在處理「憤怒」的議題上有困難,在別人眼中他們是「不會生氣」的人,當我們的權益和界限被侵犯,所激起的情緒反應就是憤怒,它會激起很高的能量,為的是幫助我們脫離危險、保護自己,失去憤怒就像失去重要的人際防線一樣,讓我們無法適時地脫離有害關係。

天底下的人有百百種,愛情也有千萬種互動模式,很難一開始就從中分類出哪些是普通級,而哪一些已經邁入限制級!唯有好好照顧自己,妥善處理自己內心卡住的議題,包括:看重自己、練習將自己的健康和權益擺第一,擺脫拯救者情結;探索自己過分要求全然關注的特質,拓寬對獨立和差異的接受力;好好地運用負面情緒的力量,而非總是壓抑或逃避等。讓自己心裡不再卡住,身上少了受虐的鉤子,多了敏銳的覺察力,自然不容易讓自己困在受苦的親密關係裡。

作者簡介_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同時也兼具女兒、妻子、媳婦與母親的角色,希望透過簡單的心理學理論與諮商經驗的分享,帶給一樣身兼多重角色的女性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心理師與女人談心室

查看全部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現為行動心理師、人妻與人母、婆婆的媳婦、媽媽的女兒,希望用簡單的心理學理論,給更多女性支持與鼓舞。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