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寄望每個登山事故都會有「奇蹟」!意外發生時,3個自救重點一定要記住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林青榖2019-01-21

登山意外預防的「三不」

台北一位29歲李姓登山客獨攀能高越嶺古道,於2017年5月13日自南投入山,經由能高下巴沙灣出哈倫地鐵道橫越中央山脈,計劃於28日從花蓮壽豐鄉池南鯉魚山下山。但過了預定日期一周了,家屬仍不見他返家,便緊急報案請求協尋。

6月3日,警消獲報後,在山區搜索多日未果,沒想到竟在14日一早接獲李男自行以殘存電力的手機求救;從電話中,得知他身上已無糧食,燃料也幾乎用盡了,摔落溪谷後造成腿部受傷。消防局本來要即刻入山搜救,但恰逢梅雨鋒面抵台、連日豪大雨而阻礙進度,幸好於20日將人尋獲。

這則消息不僅引起媒體的注意,山友之間也熱烈討論、集氣祈福,最後他能平安獲救,也有人大呼「真的是奇蹟!」雖然這個事件以喜劇收場,但李男還是犯了登山大忌─「獨攀」,這件事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引以為鑑的地方。我們就從這個事件說起,一起來了解登山意外的預防之道吧!

注意!「不」獨自攀登

有數據指出,有70%∼80%的山難是在獨攀時發生的,因此登山時要盡可能結伴同行。若能聘請經驗豐富的專業領隊、嚮導、高山協作員或山青帶路當然是最理想的,固然會多出一筆費用,但生命無價呀!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為支持力量。

尤其上述李男所走的「牡丹岩哈崙橫斷」並非觀光旅遊路線,而是非常險峻的探勘路線,完全沒有路跡,全台只有少數專業隊伍走過,獨自一人前往真是活脫脫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小心!「不」輕易單攻

目前台灣申請玉山主峰與西峰線單日往返,必須檢附海拔3千公尺以上登山能力證明或登山活動訓練計畫書(含行前體能訓練計畫),而且當天上午10點之前(入園時間為上午5點)要抵達中繼站排雲山莊,否則將一律被要求折返下山。這樣的規定是為了安全考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暗示了單攻對體能的負荷極大,也有較大的潛在危險。

所以,攀登高山請參考官方或前輩的建議分配時間,盡可能不要單日往返。即使你對自己的體能自信滿滿,仍得考量到天氣變化等風險因素。同樣的行程在風和日麗下或許一日可以達成,一旦下起大雨就會有所延誤,如果時程抓得太緊,就可能要摸黑下山,一入夜溫度驟降,視線也不清,若又欠缺設備,發生失溫、迷途、墜落、受傷……等意外的危險性就會加倍,很多山難都是因此造成的。山可以帶給我們療癒的力量,但是也務必要重視而且尊重大自然的無常。

務必!「不」在惡劣氣候上山

山區氣候變化多端,行前要注意天氣狀況,如已有颱風警報或豪雨特報,千萬不可入山。關於這點,我有切膚之痛。

那年,我們安排5月31日攀登合歡北峰,出發前,氣象預報有50%的降雨機會,但大家都是大忙人,難得撥出時間湊在一起,於是決定碰碰運氣。

當天下午攀登合歡北峰,夜宿清境農場民宿,隔天早上到達屯原登山口,一直都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只是走到雲海保線所時,天空開始飄下細雨;下午1點在天池山莊休息後,雨勢變大,已有一團放棄登南華山,進到山莊休息。

經過討論,在參考氣象預報、天池山莊莊主也同意的情況下,我們照計畫搶登南華山(能高北峰)。在低矮箭竹林稜線步道上匍匐前進時,感覺10級以上的強風讓我這85公斤級的壯漢也東倒西歪,在離南華山頂約200公尺處,我們決定放棄登頂,回到天池山莊。當晚風雨交加,到清晨仍是狂風暴雨,全隊只好放棄攀登奇萊南峰,天池山莊莊主建議我們盡速下撤!

即使天一亮就下山,一路仍是風雨加劇,險象環生,能高越嶺的步道已變水道,9公里處幾十公尺水泥路面的急流已到小腿肚高;在6公里處受阻,我們決定放棄下山,想回山莊避難;回到7公里處便遇到莊主騎工作機車從山莊下撤,手機僅在這裡能夠通訊,莊主建議由我趕緊報案,啟動山難救助;在王莊主和請來的兩位仁愛鄉管理員協助下,我們破膽喪魂地冒險穿越6公里及1公里多的2處土石流,和7、8處危險的湍急水流,才得以安全下到登山口。

天啊!我真是撿回一條命!大難不死後,我總是奉勸大家,不要忽視大自然的力量,不要拿性命當休閒的籌碼。

必備衛星定位導航配備

不管是和朋友或是登山社一起組隊上山,隊伍都不可拉太長,保持彼此能互相照應的距離,但總免不了有人因為體力太差、腳程太慢而落後隊伍太多,或者遇上濃霧、大雨等天候不佳的狀況,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走失,如果隨身攜帶有掌上型衛星導航儀或GPS腕錶,就能靠著地圖、定位和記錄軌跡等功能,讓自己更有機會脫離險境。

但這些儀器都不便宜,買不下手的話,請至少在手機下載GPS APP,如GPS HIKER(iOS)、Hikingbook(iOS)、Cartograph 2 Pro(iOS)、OruxMaps(android)等,並事先存好離線地圖。即使收不到訊號,這些APP的地圖、定位和記錄軌跡等功能都能照常運作,迷失在通訊差的深山幽谷也不怕。

前面章節的新聞中,李男雖有攜帶GPS,卻在渡溪時被沖走,所使用的是2G手機,因此報案時無法提供座標,搜救隊只能透過手機基地台和他的描述,推測他可能的所在地點,但仍與最後找到他的位置差了一天腳程。真是知道越多,越替他捏把冷汗,也越覺得他福大命大。

不過,他能撐到救援來到也不全然是僥倖,在燃料不足的條件下,他搭起帳篷外帳擋風遮雨,並用塑膠袋保暖,避免了失溫,這點確實值得學習。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