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阿嬤愛唸到讓女兒、孫子都想自殺…精神科醫師3招改善:比憂鬱症還難治療的「年老焦慮」

撰文者: 黃偉俐2019-01-22
去年最常遇到病人的困擾,除了因為經濟不景氣對中年人的打擊,低薪年輕人的焦慮與憂鬱外,感受最深的是年老者跟退休族的無奈。隨著平均壽命越來越長,60歲已經算不老的了!有很多病人都已經是7、80歲,甚至更老。

我有一個病人70幾歲,媽媽90幾歲,兒子快50,都是我的病人。90幾歲的媽媽是焦慮症,甚麼都要管、甚至連煮飯都要對70幾歲的女兒下指導棋,嫌這嫌那的。結果得到憂鬱症的女兒情形每況愈下,甚至想自殺,弄到照顧他們的兒子也崩潰到不想活。

有些銀髮族的健康情形越來越糟,中風、巴金森氏症、關節炎、脊椎開刀、癌症等等疾病,不只是讓他們失眠、焦慮、憂鬱,最大的問題是面對死亡的恐懼,跟因為生活品質太差,又往往缺乏家人陪伴、社交活動而「了無生趣」。

還有一個特殊現象是退休族群,有些人太早退休,身強體壯卻不知如何安排生活,加上空巢期,過得很不快樂。有些是因為無所事事太久,覺得活著很「無聊」,甚至因為懶得吃飯而暈倒。

精神科醫師要是能夠用藥幫助病人,像憂鬱症治療要是得宜大概只要半年,焦慮症也不需太多藥物,輔以認知行為治療,3、5個月下來,一般效果也很好。但是「恐懼」「無聊」,「了無生趣」這就不是藥物可以解決的了,而7、80歲的銀髮族,因為受限體力、腦力,原則上也沒辦法接受心理治療。

做住院醫師時會跟教授的診,遇到老太太跟教授抱怨晚上沒睡好,教授就問她:「上次跟你說有空要運動,你回去有做運動嗎?」結果老太太就很不好意思的低聲說:「沒有啦!」教授就說:「跟你說要運動,都沒有難怪睡不好,這次藥一樣,要記得運動喔!」

當然這樣有2個好處,首先是病人一下子就看完了,免得像菜鳥醫師要被絮絮叨叨好一陣子;再來是某些醫師會不斷的加藥,對老年人來說容易頭暈跌倒,反而危險。但是台灣人,尤其是老一代,從年輕時代開始普遍都沒有運動的習慣,尤其是銀髮女性容易骨質疏鬆,我心想,要是真的聽話好好去運動,搞不好會骨折。

台灣的看診環境太糟糕,像有些名醫,動輒一診看上50個,甚至更多。精神科的看診不比內小兒科,30個頂多是極限,看得太多勉強也只能做到正確的診斷跟開藥,然後趕快看下一個。

你要說這是「打發」嗎?也算是吧!但是至少病人是帶著點醫師的關心,跟一絲會改善的希望回去的,即使希望中帶著內疚,實際上也做不到,也好過一直加藥。

雖然精神疾病的診斷依然不斷在變化中,但只要有心好好讀研究、好好看病人,正確的診斷跟用藥並不是件多難的事。比較難的是讓病人「安心」好好接受治療,有耐心忍受過程中藥物的副作用,接受沒有辦法很快達到他們心中的一百分,不管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

尤其是老人家,很多健康跟生活上的問題會造成焦慮跟憂鬱,單單是藥物並不可能讓他們過得「安心自在」。他們希望身體健康、吃得好、睡得好,有家人的陪伴,跟他們好好講話。但現實裡,身體往往每況愈下,精神跟活動力大不如前,跟著也就沒有社交生活,聽到的都是年齡相仿親友的日漸凋零。

有些人把注意力都放在身體上,一天沒有上大號就無法接受,睡眠時間有6個小時還覺得太少,希望達到標準的8小時,實際上老人家的睡眠正常就是會縮短。用強一點、長效一點的安眠藥,他們又覺得早上精神不夠好,半夜起床也容易跌到造成意外。

得了憂鬱症的病人思考就更負面,只用一顆藥——「醫師我很難過,1顆藥夠嗎?」;用2顆藥——「醫師,我已經吃很多高血壓、糖尿病的藥了,這樣會不會太多?」尤其是銀髮族,他們的注意力要是都放在身體上的話,就會想太多。

退休族也是,生活沒有成就感,往往還要照顧年老的雙親,子女也在忙著工作,要是本身以前只有工作,沒有興趣跟活動,往往容易焦慮、睡不好。尤其要是覺得經濟狀況不夠好,怕撐不到8、90歲,往往更緊張。

這時對藥物的副作用會非常敏感;即使好了一些,就急著要減藥。但是不管焦慮或憂鬱,往往需要3到6個月的治療,所以焦急、沒耐心、亂停藥,很常見,也讓簡單的治療變得很花時間,包括醫生跟病人的時間都是。

「安心自在」過生活,不能只靠藥物

其實很多時候病人不能全靠醫師,就需要做到:

要有正確的知識

很多疾病往往治不好,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需要長期吃藥控制,像洗腎、中風就更慘了。所以你說,花3到6個月治療精神疾病很久嗎?有些病人單單胃脹氣,三餐吃3顆藥,有一種常用藥還往往造成手抖等帕金森症狀,但是精神科的藥,2顆都嫌多。

要能夠維持生活的品質

很多病人為了焦慮症的症狀,像心悸、胃脹、頭暈、肩頸緊繃到處看醫生。但其實很重要的因素是生活品質,我有一個病人是少將退休,本來去當志工,可是無法忍受被呼來喊去做這做那,既焦慮又憂鬱,但是規律治療半年,加上他重新安排生活,就不用來看病了。

所以安排生活、培養興趣,加入團體等都是退休族跟銀髮族的要務。有好的、規律的生活,自然比較不會生病,一旦生病也好得快。

接受身體的退步跟生命的消逝

你無法相信有多少病人跟我說過:「醫師,我一輩子都沒吃過藥,為什麼我現在要吃藥呢?能不吃藥嗎?」我會回答:「精神科醫師可以用的治療就是藥物跟諮商,諮商需要幾個禮拜的時間,而且以你現在的狀況,藥物會比較快跟有把握。」「你不能讓我趕快好起來嗎?」

對不起,精神科醫師不是魔術師,就像我沒辦法改變一個70多歲老人得獨居的狀態,90幾歲中風後必須坐輪椅一樣。年紀到了,我們可以努力保持健康,但人就是會生病,生命就是會逝去,學會接受,活在當下,也就是「安心自在」的不二法門。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洪婉恬

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偉俐民生身心診所資深主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偉俐民生身心診所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