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年輕人竟也會骨質疏鬆!頭頸僅差●公分,恐是前兆!奇美醫師教你,簡單公式就可居家檢測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葉峻榳醫師2020-05-07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問題,是每個人遲早都會面臨的威脅。年齡增長伴隨著骨質流失,一旦發生外力撞擊或跌倒,就可能會造成骨折!那麼,該如何早期發現骨質疏鬆呢?有哪些居家自我檢查的重點呢?

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

根據《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包括了以下這些:

1.年齡。

2.性別。

3.低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4.骨折,特別是髖部、脊、椎骨、腕部骨折。

5.父母髖部骨折史。

6.類固醇治療(每天 > 5mg 或相當量,使用 3 個月以上)。

7.抽菸。

8.飲酒過量。

9.次發性骨質疏鬆症。

10.類風濕關節炎。

11.性腺功能減低下(例如提早停經、雙側卵巢切除或睾丸切除)、神經性厭食症、乳癌化療、腦下垂體功能低下、男性前列腺癌治療後雄激素低下。

12.腸炎(例如:Crohn’s和潰瘍性結腸炎,風險取決於使用類固醇)。

13.長期臥床或少動(例如脊髓損傷、帕金森病、中風、肌力不良、僵直性脊柱炎)。
14.器官移植。

15.第1型跟第2型糖尿病。

16.甲狀腺疾病(例如:未經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素治療)。

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愛滋病。

延伸閱讀:女性運動員之危險三角 (The Female Athlete Triad):能量攝取不足、 月經異常、低骨密度

參考上述的風險因子,我們可以得知,跟骨質疏鬆有關的因素,遠比想像中來得多,並不是只有局限在『年齡』這一點!再來,我們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FRAX ®,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FRAX ® 主要參考以下 12 項危險因子,來推估未來10年的骨質疏鬆機率。

1.年齡。

2.性別。

3.體重。

4.身高。

5.過去骨折史。

6.父母髖骨骨折。

7.吸菸。

8.類固醇。

9.類風濕性關節炎。

10.續發性骨質疏鬆。

11.每日飲用酒精3單位或以上。

12.股骨頸骨密度。

若我們把上述2個指標擺在一起看,可以發現有共同交集,分別是:年齡、性別、體重、身高、過去骨折史、父母髖骨骨折、吸菸、類固醇、類風濕性關節炎、續發性骨質疏鬆、飲酒等因素 ; 其中,最簡單、也最適合居家每天檢查的,就是「身高跟體重」

延伸閱讀:《內分泌》老年人的天敵 『骨質疏鬆 』 ❗️

身高

有句話應該不少人聽過,「年紀大了,老倒縮,變得愈來愈矮!」脊柱就如同身體的鋼筋,跟我們的身高有關係 ; 一旦脊椎出現骨質疏鬆、或壓迫性骨折等,身高就可能會變矮。

如果現在的身高,跟年輕時比起來,低於4公分以上,就要強烈懷疑有骨質疏鬆問題!此外,定期量身高(半年~1年),也可以早期發現「骨鬆性脊椎骨折」問題。

居家自我檢查,可以參考2項指標,分別是:牆與頭枕部距離(wall-occiput distance, WOD)、肋骨下緣與骨盆距離(rib-pelvis distance, RPD)

1.牆與頭枕部距離 (wall-occiput distance, WOD)


這項檢查,需要請受試者靠著牆站直,讓肩膀、臀部與腳跟都盡量貼緊牆壁,兩眼往前自然平視,接著,測量頭後枕部與牆壁的水平距離。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早期篩檢胸椎壓迫性骨折。

正常來說,應該幾乎沒有距離或小於1公分,如果距離超過3公分,就要懷疑有胸椎壓迫性骨折,超過6公分(或是一個拳頭距離)就可以肯定為異常!


2.肋骨下緣與骨盆距離 (rib-pelvis distance, RPD)


這項檢查,需要請受試者站直,兩手自然平舉,然後,測量肋骨最下緣與骨盆上緣的垂直距離。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早期篩檢腰椎壓迫性骨折。正常來說,應該要有2~3指寬或大於5公分 ; 如果距離小於一指幅寬(2公分),則幾乎可以肯定有腰椎異常的問題。

體重

體重過輕,除了可能跟營養不良、肌少症有關,也要特別注意骨質疏鬆問題。一般來說,體重跟骨質密度大約呈正相關,我們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 (BMI) 來間接評估,若 BMI < 18.5,就要特別小心!

因為年齡愈大、體重愈輕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也愈高。藉由年齡跟體重2個變項,我們可以參考台灣人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ese, OSTAi),快速推算出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

停經後女性,主要參考 OSTAi 公式 = [年齡 (歲) – 體重 (公斤) ] x 0.2

■高度風險區 ( OSTAi ≥ 2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60%以上。
■中度風險區 ( -1 ≤ OSTAi < 2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約15%。
■低度風險區 ( OSTAi < -1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約3%。

50 歲以上男性 →MOSTAi 公式 = 0.3 x 體重 (公斤) – 0.1 x 年齡 (歲)

針對台灣50歲以上男性,我們可以參考Modified Male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MOSTAi) 公式,算出來若數值< 11,則為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約7成左右),建議進一步接受DXA骨質密度檢測。

💡舉例說明:

70歲台灣女性,體重40公斤,OSTAi 公式 = 0.2*(70-40) = 6,數值 ≥ 2,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 60% 以上。

70 歲台灣男性,體重50公斤,MOSTAi 公式 = (0.3*50)-(0.1*70) = 8,數值 < 11,為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

延伸閱讀:骨科醫師的警告:「病態瘦」會增加術後死亡風險…

總結

藉由定期測量「身高」跟「體重」,再加上「牆與頭枕部距離」以及「肋骨下緣與骨盆距離」的理學檢查,就可以早期篩選出高風險族群,進一步檢查骨質密度,及早安排骨質疏鬆治療。

參考資料

1. Su FM, Liu DH,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OSTAi) Postmenopausal Women-A Sub-Study of the Taiwan OsteoPorosis Survey (TOPS). PLoS One 2015;10(6):e0130716.

2. Liu DH, et al. Modified Male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MOSTAi)-A Sub-Study of Taiwan OsteoPorosis Survey (TOPS). 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 2015;1(2):135.

3. 2019 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本文獲「葉峻榳醫師。慢性病&體重管理」,原文:《內分泌》我有骨質疏鬆,該如何早期發現?居家自我檢查要注意哪些重點?

責任編輯:劉宣

核稿編輯:呂宇真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