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洗腎,從學會「關鍵8招」開始!腎臟科醫師親授:慢性腎臟病「5期別」症狀與照護重點
腎臟病依照期別,有不同照護重點,不是一旦罹病就得洗腎。
很多病人被醫師告知自己罹患了慢性腎臟病,心裡衝上來的第一個念頭都是:「萬一以後洗腎要怎麼辦?」當下會因為震驚與擔憂而無法保持心情平靜,即使腎臟科醫師安排檢查與治療,還是無法控制自己亂想,不願面對、滿心拒絕,「要怎麼辦?我不想洗腎!」
在腎臟科門診,這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還有的病人是表面上很平靜,但是每次回診,心情都隨著腎功能變化而起伏不定。有的病人變得動不動就哭、掉眼淚,睡不著,甚至出現憂鬱現象。其實,並不是一發現腎功能異常,就馬上要走到洗腎的命運。
醫師還是會依照腎功能退化程度來進行治療,而病人必須學會如何自我照顧,避免因不當行為或不當用藥造成腎臟損傷,希望藉由良好的自我照顧及積極控制病情,來延緩腎功能的惡化速度。
台灣腎臟醫學會提出腎臟病防治口訣,提供腎臟保健的健康寶典 ── 「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五控三避」。「三多、三少」分別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少糖」,而「 四不、一沒有」則是「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藥」和「沒有鮪魚肚」,必要時諮詢相關醫療團隊,適時介入治療。
334153慢性腎臟病防治口訣
「五控三避」則是指:
①控制血壓:血壓需控制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以下,如果蛋白尿每天超過1克的病人,則須更嚴格控制血壓在125/75mmHg 以下。
②控制血糖:除非有特殊原因(如:年紀太大、共病症……),糖化血色素(HbA1c)一般建議控制在6.5~7%,但腎臟病病友應小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
③控制蛋白尿:蛋白尿病人應定期追蹤及治療。
④控制尿酸:尿酸控制在正常範圍,避免尿酸沉積在腎組織而影響腎功能。
⑤控制血脂肪: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在 100mg/dL 以下。
⑥避免感冒:感冒可能會引發腎臟的免疫反應而發炎,而且市面上的感冒藥可能是解熱鎮痛劑或抗生素等,都可能造成腎臟損傷,因此要避免感冒。
⑦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期加班、熬夜,或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等。
⑧避免使用腎毒性與來路不明藥物:不要服用未經醫生開立之消炎、止痛、抗生素等或偏方草藥、廣告藥品、健康食品、減肥藥及來路不明藥物。
腎臟病依照嚴重度分期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症狀,照護重點也有些許差異,我們依照腎臟病嚴重度分期描述如下: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與第二期照護重點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與第二期腎臟功能有正常人的60%以上(正常值90~100%),由於症狀不明顯,而且腎臟的儲備適應能力還很足夠, 一般來說飲食與生活作息的注意事項和一般常見的各種健康概念類似,此時的照護重點在於維持腎功能。
諸如規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少鹽、少油脂、多運動、戒菸和定時攝取五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及積極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痛風等),並注意體重變化,如發現水腫情形馬上就醫。
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預防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按時量血壓並記錄,並定期追蹤檢查,密切監測腎臟功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