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胃痛,多發生在空腹還是吃飯後?腸胃科吳文傑醫師點名「4個前兆」揪出早期胃癌

吳文傑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四大症狀。

有一個案例就是因為忽略了檢查的必要性,病情就相對嚴重了。記得他是一位約40多歲的男病人,當初是由於吐血而掛急診,腸胃科醫師先替他做了胃鏡檢查,輾轉又到我的門診追蹤做後續治療。

我看了當時急診的胃鏡,胃潰瘍範圍很大,但在胃出血的狀態下,醫師是無法直接針對潰瘍做切片的(切片可能會使胃出血更嚴重)。後來,病人吃藥治療的效果很好,很少再有不舒服的感覺,大概是因為這樣,即使我一再建議他一定要回來做胃鏡檢查,卻一直等不到他。一年後,他因為脹氣、沒胃口再度回到我的門診,這次就直接是胃癌第二期了。還好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

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每個潰瘍的病人,不是不會痛就是好了,因為胃潰瘍有沒有好必須「眼見為憑」,透過胃鏡追蹤才能知道「傷口是否已經癒合」,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不舒服」「不會痛了」就抱持僥倖心態,拖著不回診,不然病情很可能就像案例那樣——出乎意料。

別把小病拖成大病:胃的癌前病變

胃癌是發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可能長在胃裡的任何部位。若沿著胃壁生長,會向上或下延伸到食道或小腸,若穿透胃壁生長,很容易擴散到鄰近甚至遠端的器官、組織或淋巴。胃癌還可以再細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胃腺癌、胃腸基質瘤、神經內分泌癌和鱗狀細胞癌等,都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胃癌。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的數據,臺灣約有九成的胃癌屬於從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來的胃腺癌。腸化生發展成的胃癌,也屬於胃腺癌的一種。(延伸閱讀/當胃裡長出了腸黏膜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胃炎約有10至20%會變成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指的是胃因為長期發炎,導致胃黏膜細胞的密度下降,胃黏膜細胞的功能也跟著下降,包括分泌胃酸及分泌黏液的保護機制,這會使萎縮部位反覆性發炎,其中約有3%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1
2
3
單頁閱讀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查看全部

吳文傑

Podcast:吳文傑醫師│Dr. J 健聲房
YouTube: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專注在胃腸疾病最先進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並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著有博客來年度top50醫療保健書《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當胃部健康亮紅燈,全身器官將受牽連,因此即使出了診間,生活中亦必須保持好習慣。我將會在這邊分享可信可靠的衛教資訊,解答您所關心的各種「消化道」大小事。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