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吵架的婚姻,為何有些更容易離婚?丁菱娟教你「理想吵架法」2大重點

50+ FiftyPlus50+ FiftyPlus 撰文者: 丁菱娟2022-06-16

相處了大半輩子的夫妻就會明白,哪對夫妻不吵架。兩人相處很難日日都風平浪靜,相敬如賓,琴瑟和鳴。大家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就是因為夫妻長時間在一起很難不碰撞。不一樣的個性,不一樣的思考,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個體,怎麼可能總是在對的時機點,對的心情下,永遠講出對的話?因此意見不合,情緒不對,話不投機的情況就難免發生,甚至變成日常。

或許有人抗辯說也有不吵架的夫妻,但這畢竟是少數,我也認為夫妻都不吵架只是因為有一方在隱忍,或者忍讓而已,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吵架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吵完架,情緒過了之後,若兩人還是能夠回到原來狀態。沒有怨懟,沒有不滿,可以馬上對話,那就是很成熟的配偶,表示雙方都有很信任的基礎,不怕吵架,願意把真性情展現出來,也清楚對方可以接得住,自己也願意反省再持續對話。

何必追求不吵架 連鬥嘴都沒有,多沒意思

生活既然不可避免爭論,就不用刻意去追求永遠不吵架的美好夢想。所以當我在螢光幕前聽到有名人說我們在婚姻中從未吵過架,我都持懷疑的態度,覺得那會不會是美化的結果?或許真是沒有大吵大鬧,但是發生口角、鬥嘴、生悶氣或是心情不好總是有的吧,如果連這些鬥嘴都沒有,那生活好像也沒什麼意思。

兩人相處有時若有一方比較強勢,另一方就相對比較忍讓,這樣才有辦法繼續生活下去。但是忍讓的一方如果真不開心,硬把自己的情緒壓下來,這樣的狀況並不健康,久而久之情緒一定會爆發。一旦爆發,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尤其隨著婚姻年齡越長,年紀越大,雙方都越來越希望做自己,就越不肯忍讓對方,所以有很多小孩長大後才離婚的案例,就是有一方在隱忍的結果。

怒氣千萬別累積 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我倒是覺得提早練習兩人的爭吵的模式,讓爭吵變成是一種溝通的表現,而不是傷人的利器,允許對方情緒有發脾氣的權利,有權利說出自己的不開心、不快樂和不舒服,卻能夠不為對方所傷,這樣就是很好的模式。這個前提是兩人都要有信任的基礎,而且規定吵架時一定要講事實,不能只說感覺,否則有人無法體會。

如果雙方都有共識的話,那麼吵架就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越吵越了解對方,也越能調整自己,避免碰撞對方。這種吵架是在溝通,是在抒發情緒表達感受,所以不會累積負面情緒。

有氣,千萬不能累積,累積久了,大多很難心平氣和地說出溫柔的話去回覆對方。累積而爆發的吵架更容易講出傷人的話,而且一刀斃命,因為你最清楚對方的軟肋。所以倒不如及時把不滿說出口,讓對方明白他的行為令你不舒服,最好說出你希望他如何改善,這樣比較是有效的溝通。如果雙方都有胸襟接得住對方的情緒,當下先傾聽,自己也不用受傷,先讓對方說完,知道對方的感受,再找機會重啟對話,就是很好的溝通模式了。

理想的吵架:雙方都能發脾氣且不受傷,吵完能重啟對話

所以我覺得比較人性的情境是,夫妻兩個人都可以發脾氣,但要有智慧讓情緒不過夜,或者過夜要消化完,讓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我們都要練習接得住對方的情緒,不讓它成為自己的干擾,然後一方氣消之後,再度啟動對話,讓誤會有散開的時候,讓情緒有抒發的機會。

夫妻不是不要吵架,而是吵了一架之後都知道雙方都還可以回到原點,重啟對話,這個信任基礎平時要培養,才能沒有負擔的承受對方的脾氣。這樣兩個人就會越來越了解對方,越來越靠近,爾後就只剩下鬥嘴,不會有真正的吵架了。

像我經常都跟我先生意見不合吵架,但是吵完之後不用多久我們又可以對話了,沒有冷戰,沒有歇斯底里,也大多不過夜。我的急性子和壞脾氣經常像上緊發條的子彈,一扣板機子彈就發射,厲害的是我先生幾乎都不會受傷,似乎子彈都被他用防彈衣擋下來了,傷不了他。

雙方要能包容對方的情緒,允許對方不開心的時候可以發作一下,知道這些都不影響雙方的感情,就不會有情緒負擔。而我是經常是在上一秒的時候,想把先生打黏在牆壁上或是一腳踢到牆角,讓他好好反省,但是下一秒就原諒他,覺得他好像也沒那麼糟,看來我其實也很俗仔。

本文原刊載於全國最大熟齡媒體50+(https://50plus.cwgv.com.tw/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50+ FiftyPlus

50+ FiftyPlus

查看全部

50+ FiftyPlus

作為「會照顧父母的最後一代,不寄望子女照顧的第一代」,未來的幸福,要靠自己有意識地規劃!
打破台灣社會討論「熟齡」的刻板印象,提供國內外真實案例在人生下半場、各種還不錯的「活法」---讓我們一起務實但不無趣地奔向未來吧。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