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兒子先後離世…她經歷2次簽署器捐:「感謝受贈者,讓我認為祂們仍在」

身為器官捐贈登錄中心的資深志工,李珠歷經2次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悲痛,先生和兒子先後離開,她讓即將殞落的生命救助其他家庭重生,如今自己也「再生」,陪伴支持其他家屬走出哀傷。

植愛植愛 撰文者: 植愛2022-07-20

器官捐贈的意義在於生命延續,當無常比明天先降臨時,若能化無用為大用,就能讓大愛精神長存世間。身為器官捐贈登錄中心的資深志工,李珠歷經2次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悲痛,先生和兒子先後離開,她讓即將殞落的生命救助其他家庭重生,如今自己也「再生」,陪伴支持其他家屬走出哀傷。

成為捐贈者家屬的過程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因為摯愛發生意外,只不過,她大悲大慟前後送走了先生和兒子。在揮別陰霾並參與家屬關懷輔導後,經常予以其他家庭加油打氣,李珠被喻為「定心丸」,每當有新的捐贈者個案,常被邀請擔任陪伴者,以自己同樣為捐贈者家屬的同理角度引導走過生命幽谷,找回重新面對生命的勇氣和力量。

丈夫、兒子相繼成為大愛天使!放手摯愛也是另一種重生

回首10年前,李珠的先生在工作時發生意外,從高處跌落腦部重創,搶救後仍無法挽回。當時護理師詢問:「您的先生條件符合,要不要做器捐?」李珠對器捐完全不了解,只回覆要詢問家人,討論之後才簽下同意書。內心震驚、害怕之餘,想到先生惜物愛物、願意對人付出,相信他很樂意讓別人使用功能完好的器官吧!從沒想過另一半會突然離去,在正值壯年的51歲,李珠哀傷不已,好在有親友、社工跟登中的夥伴們支持陪伴,慢慢讓生活回歸正軌。

只是,5年後,平淡的生活節奏又被打亂。她的兒子因為車禍而陷入昏迷,這一次因搶救無效,她再一次做出器捐的決定。「就讓他跟隨爸爸的腳步,器捐回饋社會。」李珠難掩失落,生命中重要的2位男性因意外相繼離去,再度被惶恐不安、掙扎無助吞噬,只能轉念是老天爺給的生命考驗。一路走來,感謝所有曾經陪伴走過失親傷痛的親友和社工,尤其是有相同經歷的捐贈者家屬們,「謝謝你們一直都在,讓我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

李珠:感謝受贈者,幫我延續他們的器官

喪親之痛難以言喻,李珠因為至親的一部分留在人間,慢慢修補破碎的心,「我很感謝受贈者,幫我延續先生和兒子的器官,彷彿他們仍在世上。」而她也在好朋友的邀約下,敞開心扉走進大自然,述說原本就很喜愛山林原野,花草樹木盡顯一片蓬勃生機,呼應生命循環。歷經人生大慟的磨難,李珠認為,生離死別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因為自己痛過,更能體會該怎麼陪伴其他捐贈者家屬;也因為無常,更能珍惜有限的生命時光。

這幾年來,捐贈者家屬很是佩服李珠的開朗,甚至擔任志工協助悲傷輔導,她說:「我也曾被這樣陪伴過。」陪伴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關心到位更困難!沒有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很難理解箇中酸楚,只有器捐家屬的共同經歷能彼此感同身受。「有時候僅是聆聽,聽我述說對家人的思念、感恩就足矣。」李珠的陪伴關心,讓人感受到最真誠的溫暖,她對登中的夥伴說:「只要幫得上忙,一定盡我所能協助。」

走過喪親之痛,陪伴其他家屬繼續往前走

李珠走過喪親之痛,陪伴其他家屬繼續往前走。

77歲的廖環華,兒子因為急性腦出血陷入重度昏迷,家人討論後忍痛放手,決定遺愛人間。猶記得在林口長庚接受器捐手術時,病房外,眾多親友列隊致敬,她替兒子精彩的一生感到驕傲,但也因失去至親而感到哀傷。李珠接到登中的請託,趕到楊梅關懷廖環華,暖心的陪伴讓兩人成為忘年之交。相隔5年,廖環華的先生重病去世,李珠心疼至極,從生病到離世,前往楊梅陪伴度過這段難熬的過程。

回想兒子變成大愛天使後,只要參加追思禮拜、家屬關懷活動,擔任牧師的先生都會陪同在側,而今,廖環華的身旁換成了李珠,牽著手輕聲提醒移動腳步、注意飲食安全等,宛如一家人般親密。同樣走過喪親之痛,李珠更懂得將心比心,願意扮演器捐家屬的「情緒出口」,陪他們一起哭、一起笑,而擦乾眼淚之後,再相互鼓勵繼續往前走。大愛精神打破了人我界限,李珠從受助者成為陪伴者,用樂觀豁達面對苦難,她相信,陽光終會在風雨後!

植愛

器官捐贈登錄中心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登錄中心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於2002年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提升國人器官捐贈率,包括建置器官移植配對資料庫,推動在健保卡上加註個人器官捐贈意願,並結合器官勸募機構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持力量,透過關懷、刊物、活動等方式,更多元的加強器官捐贈勸募工作的深度及廣度。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