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如何消除?擦痱子粉恐加重皮膚發炎!痱子症狀、治療及6招預防一次看

痱子,痱子如何消除,大人長痱子,長痱子要擦什麼藥,痱子藥膏,痱子濕疹分別,痱子粉

痱子(汗疹)常見於新生兒,因嬰幼兒的汗腺還未健全,容易在排汗後有汗液滲漏、汗腺破裂等問題。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林勻熙 整理2024-06-24

痱子的成因
痱子症狀為何?汗疹分4型態
汗疹、濕疹的分別
痱子如何消除?長痱子要擦什麼藥?
如何預防長痱子?

{DS}

痱子是因為大量且長時間流汗,導致汗管阻塞而引起的一顆顆紅色小疹子,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尤其是潮濕悶熱的夏天最為常見。痱子如何消除?長痱子要擦什麼藥?多久會好?痱子、濕疹怎麼分別?一文整理痱子成因、症狀、治療和預防。

痱子的成因

痱子的正式學名為「汗疹」,是一種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原因為汗腺通向皮膚表面的導管阻塞或發炎時,使汗水無法順利排出,滯留在皮膚下,進而引起刺激造成皮膚上生出紅色、發癢的小疹子。痱子常見於新生兒,因嬰幼兒的汗腺還未健全,容易在排汗後有汗液滲漏、汗腺破裂等問題,而大人也會長痱子,通常發生於長時間處在炎熱潮濕的環境,或是高燒退燒後

痱子症狀為何?汗疹分4型態

汗疹常發生於前胸及後背等軀幹部位,嬰幼兒的痱子也可能出現在腋窩、肘窩和腹股溝處,由於衣物覆蓋加上天氣悶熱,容易導致汗腺堵塞而引起。痱子通常在皮膚皺摺處呈現聚集分佈的粉紅顆粒或是小水珠樣的水泡。

根據汗液滯留在皮膚中的深度,可將汗疹分為4型態,每種類型的體徵和症狀皆不同,以下表格整理說明汗疹類型:

痱子(汗疹)類型
疹子型態
症狀
常見部位
晶型汗疹
汗水累積在皮膚淺層(角質層),疹子呈透明,如小水珠樣的小水泡,容易破裂。
通常無症狀,數小時或數天內病灶就會消失。
嬰幼兒頸部、上半身,成人多見於軀幹。
紅斑型汗疹
汗水積在表皮層造成發炎,呈紅色的小水泡狀。
有搔癢、刺痛感,會在流汗、洗熱水澡後加重症狀。
嬰幼兒腹部、腋下及頸部;成人腸常見於皮膚摩擦之處,如膝蓋內側、肘窩、腋窩及被衣物覆蓋之肌膚。
膿疱型汗疹
紅斑型汗疹發炎加劇時,合併膿疱發生。
搔癢、刺痛感,會在流汗、洗熱水澡後加重症狀。
嬰幼兒腹部、腋下及頸部;成人腸常見於皮膚摩擦之處,如膝蓋內側、肘窩、腋窩及被衣物覆蓋之肌膚。
深層汗疹影響至皮膚真皮層,造成扁平隆起的丘疹。
疹子堅硬、疼痛、發癢,可能會裂開。若深層汗疹覆蓋肌膚範圍太廣,會使體溫調節能力降低,增加中暑機會。
多發生於軀幹、四肢等部位,軍人、工人等需長時間於高溫環境工作者為好發族群。

汗疹、濕疹的分別

汗疹是因為天氣炎熱或因皮膚被衣物覆蓋悶熱,導致汗水刺激、汗管堵塞所引起的疹子,給予皮膚降溫多能獲得緩解。另,根據「良醫健康網」專訪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陳怡如指出,濕疹是指非感染性的皮膚發炎,醫學上多用「濕疹」來稱呼發紅、癢疹、脫屑、表皮組織液滲出皮膚、苔蘚粗糙化等非感染性的皮膚發炎。

陳怡如進一步說明,濕疹依病因相異而有不同的診斷名詞,但致病的可能風險因素卻有許多相似之處。急性期表現常以小水泡、丘疹為主。引發原因眾多,包括過敏體質、天氣與濕度的變化等,也有可能是接觸到過敏原、清潔劑或特殊材質的物品所引起。(推薦閱讀:濕疹不是「濕」 正確保養很重要 想立即止癢、保護發炎肌膚,你該知道的濕疹保養法

痱子如何消除?長痱子要擦什麼藥?

治療痱子(汗疹)最重要的原則為給予肌膚通風及降溫,避免穿著緊身、不透氣的衣物,可選擇吸汗性佳的衣物,並減少肌膚磨擦。根據朴子醫院資料指出,治療痱子(汗疹),臨床上會塗抹「痱子膏」幫助散熱以及弱效類固醇,以減少搔癢與刺痛感。

至於,長痱子要擦什麼藥?兒科醫師傑登於「傑登醫師的保健室」提到,氧化鋅軟膏(Zinc Oxide Ointment)有收斂、乾燥和抑菌效果,是一種「皮膚保護劑」,其油性基質可隔離水分、糞便和尿液,有輕微抗菌以及幫助傷口癒合,氧化鋅軟膏適應症包含尿布疹、急性或亞急性皮炎、濕疹、痱子及輕度或小面積的皮膚潰瘍。

如何預防長痱子?

許多長輩認為,預防長痱子應使用痱子粉。對此,小兒科醫師洪碩壎表示,痱子粉雖具有保持乾爽的功能,但使用不慎易造成皮膚過度乾燥,可能加重皮膚發炎,而易流汗又沒有適度清潔,也會導致汗腺阻塞而發炎。以下整理預防痱子(汗疹)形成的方法:

  • 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潮濕環境,可使用除濕機、冷氣機讓環境保持適當濕度及溫度。
  • 流汗、洗完澡立即擦乾身體,並擦一些含玉米粉成分的爽身粉,以保持皮膚乾爽。
  • 避免讓嬰幼兒穿著過多衣物,盡量穿著排汗性佳材質、純棉、紗布類的衣服。
  • 洗澡時,盡量以沖澡方式,避免泡澡。
  • 在痱子消退之前,避免使用偏油性的護膚品、化妝品及防曬用品。
  • 若是體質燥熱者,以中醫觀點,可吃苦瓜、綠豆、絲瓜冬瓜等清涼退火食材,有助於利濕清熱。

【延伸閱讀】
寶寶的皮膚問題:是痱子、汗疹、熱疹、濕疹還是異位性皮膚炎?
夏天癢又起疹!濕疹分7種,該如何判斷?預防濕疹9方法:蘆薈、小黃瓜能用嗎?加碼公開止癢撇步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可以怎麼吃?芒果可以吃嗎?異膚保養攻略:原來要避開「這7類食物」

參考資料:彭賢禮皮膚科診所Mayo Clinic朴子醫院傑登醫師的保健室衛生福利部【台灣e院】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