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氣爽的彭大維老師坐定後,談及第三人生規劃有如展翅之雄鷹;他的三昧真火是對生之歡愉、死之豁達,以及活在當下的爽朗!同時,他是「畢業」的禮儀師,即將「執業」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老師,遊走各個...全文
「孤獨死」是理想的善終聽到「孤獨死」這個詞,沒有人不皺起眉頭的。基本上,我們對「孤獨死」一直存在一個極為負面的印象。聽「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說,將來「孤獨死」勢必成為話...全文
面對死亡的到來,要如何以最舒適、無痛無病的方式離開,在老年化漸趨嚴重的台灣,是至關重要的課題。走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上,有人希望能得到最完善的醫療;有人則希望回到熟悉的家中,等待離世的一刻到來...全文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全文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
「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全文
救命是天職,醫生反思:但這是病人要的嗎?參與預立醫療決定諮詢團隊,多數醫師來自家庭醫學科或血液腫瘤科,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賴佩芳是少數例外。想知道《病主法》可以為每個人決定什麼?又會為急診將...全文
愛,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我的住院醫師很難過。「不是說過不要放鼻胃管的嗎?什麼併發症都出現了!」我靜靜坐在她的身邊,體會著多年前我也有過的懊惱和自責。我在安寧病房見到丁先生的時候,便知道他時...全文
我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志工已經4年多了,主要工作是穿梭在診間,對有興趣了解的民眾宣導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意願書簽署。會來做志工,就是因為我自己對生命最後一哩路有很深的體悟。2011那年,我...全文
武雄教我懂得「共鳴」「我怎麼什麼都給忘了!」那天早晨,武雄對我這樣說。我問他記得昨天兒子來看他嗎?他說記不得了。我說我也很會忘事,人若忘不掉過去,有時生活反而不好過。當我失敗時,我就會故意...全文
2016年6月17日,加拿大的新法案Bill C-14公布實施;該法案正式的名稱是Medical Assistance in Dying(簡稱M.A.I.D.),准許病人在醫療人員協助下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