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不再只是滴滴答答了,今年台灣梅雨季出現頻繁的強降雨,在很多地區都釀成災情,我的娘家,也成為今年梅雨季的第一波受災戶。6月2日中午時分,由於採訪關係,我將手機轉成靜音,採訪結束後發現,有...全文
昌明說,他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令人好奇的是,當年失智症知識尚未大開,他為何就有這種警覺性?原來是失智症權威名醫劉秀枝曾經上過節目,劉醫...全文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全文
「不管命運要告訴我些什麼,至少我要讓自己有選擇權。」不期待接下來有多少美夢,至少,惡夢遠離了,接受真實的自己,是最重要的開始。「記得2015年,我跟媽媽、弟弟...全文
黃昏小聚相繼加入聚會的還有好幾位奶奶,談話的題材也就擴大到各方面,最常談起的,當然是各家的兒女。每當夕陽西下,大家用完晚餐略事休息之後,我們這一樓層的住戶,就會三三兩兩地到樓中心的交誼廰聚...全文
劉大姊,是一位「四年級」的長媳,與公婆同住。家中的兩位小叔與兩位小姑,都已經各自婚嫁成家。十多年前,公公先中風、接著又失智,生活的自理能力幾乎全部喪失。劉大姊便扛起全部的照顧重擔;餵飯、接...全文
小嫻苦惱好一陣子了,每次回娘家時,阿嬤都會跟她抱怨,外籍看護阿娣經常頂嘴,要不就是奚落東、數落西的。小嫻父母早逝,是由阿嬤一手帶大的,但是阿嬤突然要小嫻換掉阿娣,實在是讓小嫻很為難。因為阿...全文
有些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但對於需要長期照護的家庭而言,每一刻都在確定被照顧者失能或失智之後,變得極其艱辛。長期照護生活 以十年為一單位「我烤肉回家後,發現丈夫的臉部和身體傾斜,慢慢連話...全文
傳統的觀念中,「家醜不可外揚」似乎深植每個人的潛意識,「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更是許多人的對話句點或口頭禪。但對於照顧,有句話可能說得更貼切一些,那便是「照顧不是一個人的事」。臺灣迅速地進入...全文
「太麻煩了」、「你們上班太忙了,放假還是休息吧」,當我提議要帶行動不便的母親出遊時,這些都是母親給我的回答,於是我也就從善如流而作罷,殊不知其實我並沒有聽出母親的真心話,直到我去聽了一場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