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加拿大的新法案Bill C-14公布實施;該法案正式的名稱是Medical Assistance in Dying(簡稱M.A.I.D.),准許病人在醫療人員協助下選...全文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段旅程,死亡不應被視為終點。 臨終關懷應該讓旅者準備好前往下一站,而不只是用儀器把心跳、呼吸、體溫、血壓維持著數據。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如果病...全文
知名作家瓊瑤日前才在臉書提及支持安樂死,以及交代身後事,希望自己能走的有尊嚴,今(5日)突又透露,老公平鑫濤已經住院400天...全文
在疼痛科,每個禮拜都有新的悲傷的故事。
病人第一次來疼痛科門診的時候,痛到眼角泛著淚光,整個人糾結在輪椅上。
她說她住在桃園,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左腳大腿前方部位的麻痛,一開始的診斷是椎間盤突...全文
一、《病人自主權利法》可終止或撤除急救的適用對象:
1. 末期病人
2.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3. 永久植物人狀態
4. 極重度失智
5. 病人疾病狀況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全文
知名作家瓊瑤今(12日)突在臉書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文章,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並提及支持安樂死,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全文
比活著更重要的事不少人一旦罹癌,便覺得自己離「生命盡頭」不遠,約三成病人會有憂鬱傾向,失去活下去的動力,找不到活著的意義,而陷入憂鬱狀態。雖說陷入憂鬱狀態,但並非罹患憂鬱症,所以無法用藥物...全文
幾天前無意間讀到某位醫師在臉書上分享資深的檢傷護理師對急診的重要性。底下的留言串引來不少人唏噓:可惜職場不友善、不受到尊重,主管的態度和醫院制度皆留不住資深的神隊友。
站在醫療前線的每一位...全文
編按:資深媒體人傅達仁,飽受胰臟癌末期病痛所苦,今(7日)於瑞士尊嚴機構完成安樂死,享壽85歲。昨日他在個人臉書提到:「我的善後 骨灰 死亡證明等等 都談好好後、深夜才結束我將 平安自然 ...全文
瑞秋從病房裡走出來,大步跺到護理站,把藥單往桌上一扔,宣布:「我不給藥了!他根本不需要這麼頻繁地用這些藥!我根本是在殺死他!」
A先生,肝癌末期,神智已經不清,偶爾醒來時也是非常的躁動不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