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臺灣或是全球,照顧的責任有很大比例是落在女性身上,這是不公平的強迫分工。若說男性要負擔經濟,所以女性負責照顧。這又是另一種偏頗,女性難道不能負擔經濟?照顧過程中有些揹負長者之類的工作,...全文
就算你現在還年輕,只要家有父母兄姊等長輩,除了警惕自己以外,當然要對父母長輩的健康狀況預做心理準備,知道「如何選擇安養中心」對家人和自己都很有用。
最近因為要重開「關於失智症」的研習課程,...全文
我演講時多次「教唆」大家:「今天回去鼓起勇氣和家裡的父母長輩討論死亡議題」,結果有學員聽完後驚呼:「絕對不行,我一定會被打死!」我回她:「假如真的會被打死,那請你千萬不要去講。」然後問大家...全文
看了蔣理容老師的〈火車火車過山洞〉一文,心裡有莫大的感觸。蔣老師是一位令人敬佩、為音樂教育、台灣文化與社會關懷奉獻良多的音樂家,她曾在【醫病平台】多次執筆,...全文
一個單身女子,獨自面對這麼多問題,不只是應接不暇,有時還求助無門。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甚至超高齡社會,而陳蘭所面對的困境,其實只是眾多家庭照顧者心聲的小小縮影:不清楚長照目前的資源與資訊...全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神經元的成長,終身可能!某項針對一百二十名老年人的實驗,以心智狀態與身體健康狀況做為篩選條件,選出來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六十六歲;實驗開始前至少半年內,他們每週...全文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全文
前一陣子,我在 Line 群組收到一則標題為「天敵」的短文,內容如下:「弟弟帶了一群朋友回家吃飯。
他神秘兮兮到廚房跟媽媽說:這裡面有一個會是妳未來的兒媳。
媽媽說:穿白裙子那個對不對?
...全文
「老衰死」代表的是順應人體自然變化,從細胞老化→臟器衰弱→無痛離世。「日本2016年最新調查,55歲以上高齡者有91%拒絕接受延命醫療!」日本NHK金牌節目製作團隊,用真實案例醫學數據告訴...全文
《禮記.檀弓》的故事。
子路的姐姐過世後,他服喪過了禮制期限,可以除喪了,但他仍為姐姐守喪。孔子說:「為何還不除喪?往前走,你還有別的事要做。」子路溫柔地說:「老師,我的兄弟姐妹太少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