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原來去完角質絕對不能馬上敷臉
許多女生都會用面膜敷臉,當作一種保養,可是遇到許多患者,每天敷面膜卻感覺愈敷肌膚愈乾燥,或是因為敷了面膜,使得臉出現過敏、紅腫現象。當仔細詢問使用方式時,發現許多患者對面膜的認知其實都是錯誤的。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面膜,依照質地可以分為三種:
1.泥狀面膜
泥狀的面膜多半以高嶺土、綠陶土為主要成分,有吸附油脂的功用,讓油性膚質的人使用後有清爽的感覺,泥狀面膜也常見會添加一些木瓜、鳳梨等植物酵素,加速代謝老化角質與粉刺等。
2.片狀面膜
膜狀面膜多半是使用紙類、不織布、生物纖維等為素材,吸附強調各種機能的精華液,利用「膜」的不透氣、保溫特性,加速皮膚吸收保養品的能力,常見的各種保溼面膜、美白面膜都是屬於膜狀面膜。
3.保養品面膜
這種面膜很像一般的保養品,有的呈凝膠狀,有的呈乳液狀或乳霜狀,訴求直接薄薄塗抹一層在臉上,可以有保溼、滋養、調理功能,使用後直接清洗或用面紙擦拭即可,有些產品還標榜不必清洗,這一類的面膜多半屬於日常保養性質。
面膜的保養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面膜來阻隔空氣,讓肌膚暫時呈現密閉狀態,降低肌膚的水份揮發速度,同時還可以軟化表面角質,而在這樣的密閉狀態之下,會使得皮膚表面的溫度略微上升,造成局部新陳代謝率的提升,這樣一來,就可以提高皮膚對保養品的吸收能力了。
許多患者也因為這樣,常常一敷就是好幾個小時,但其實這都是不對的,以泥狀面膜來說,這類型的面膜多半含有去脂、去角質等成分,使用過久會讓臉有過度清潔、 刺激、乾躁等等的不適。而膜狀的面膜雖然大部分有保溼作用,但是使用過久,待膜狀物乾掉之後,反而會吸收肌膚上的水分,況且,長期讓肌膚處於密閉悶熱情況 下,也很容易讓皮膚過敏、發紅。
如果你的皮膚有長痘痘、敏感、出現傷口等狀況,這種情況下的肌膚並不建議使用面膜,因為對於過敏肌膚來說,一些導致過敏的成分,透過面膜密閉加溫的作用下,會產生3-5倍的過敏效果,讓你的皮膚過敏更嚴重!
因此,使用面膜上要注意避開傷口,如果你剛用過摩砂膏、去完角質,也不適合再用面膜。混合膚質的朋友,如T字部位油膩,臉頰兩側乾躁的狀況,使用泥狀清潔面膜時,可以針對T字部位局部使用即可。
一般人敷面膜的頻率要視個人的膚質與氣候做調整,泥狀清潔面膜比較適合油性膚質,在夏天每週可以敷個1-2次;如果是乾躁肌膚,平常每週一次的保溼面膜,到了秋冬每週可以增加到2-3次。敷的時間大約在15-20分鐘後就要洗淨或剝除。
敷完面膜後面不是就結束保養,因為面膜只是一種加強性質的保養,以一般的保溼面膜來說,效果最多可以維持 6小時,它無法取代日常的基礎、機能性保養,所以敷完還是要繼續擦上乳液來防止水分蒸發、留住滋潤效果,不然,臉上很快又會變得乾燥。
最後也要提醒大家,許多人喜歡在家用蔬果DIY面膜,分享一個觀念,「天然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天然植物對肌膚保養不一定是正面的,像很多人會使用檸檬、柳橙等含有維他命C的水果做美白面膜,殊不知這些具有光敏感的柑橘類水果,經過日照後會在皮膚產生色素沉澱、讓皮膚變黑。
即使天然蔬果中的成分對肌膚是有益處的,但是沒有經過萃取、提煉,皮膚表層能夠吸收的部分很有限;就算自己買些保養成分來DIY,對於濃度的掌握也無法很確實,稍不小心就會造成皮膚過敏、紅腫、灼傷。所以不要輕易在家嘗試,免得對肌膚造成傷害。
面膜只是加強而已,用對的方式敷面膜,並搭配適當的保養,才能愈敷愈美麗。
本文獲「廖苑利健康美麗部落格」授權刊登
皮膚微整型專家廖苑利醫師擁有超過10年以上經驗,為將玻尿酸美容治療引進台灣的第一人,累積治療人次已不可計數。曾任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現為願麗醫美集團總院長。也曾為儂儂雜誌、柯夢波丹、自由時報及天下雜誌的皮膚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