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圓仔前,先搞懂6個貓熊瀕危的真假傳言

撰文者: Ent2013-12-31

〈貓熊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中,我們論述了貓熊的繁殖力其實按熊科的標準並不低,如果沒有人為干擾的話完全可以自持。

不過除了繁殖力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指控」,在此也一一代貓熊同學澄清一下吧。

1. 貓熊的食性單一、缺乏適應力?

雖然貓熊確實是以竹子為主食,但偶爾也會打打牙祭的。野生的貓熊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牛羚、甚至附近村落裡養的羊和垃圾堆的剩飯菜……好吧就沒有牠不吃的,確實不愧熊科之名。前年武漢動物園的大貓熊甚至消滅了一隻藍孔雀。(參見〈熊牙利!貓熊兇猛!〉

但就算忽略這些零嘴,食性單一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我們常常說「某某物種缺乏適應能力」,但其實並不存在一個抽象的「適應能力」,不談具體環境,「適應力」就是一句空話。大腸桿菌零下七十度深凍之後還能復原?你丟點灰色鏈黴菌在它身邊試試;蟑螂一個月不吃東西也餓不死?那先乾了這碗硼酸再說;水熊蟲真空能活五天?擱點兒矽膠快速乾燥再看看。

世界上沒有萬能的生物,每一個物種都是針對它所身處的環境而演化來的,只不過當環境變化時,有些物種運氣好,在新環境裡也能順利生存—比如貓、蟑螂、麻雀和谷螟;而有些物種運氣不那麼好,面對人類世界的新環境完全措手不及—比如猛獁象、渡渡鳥、袋狼、旅鴿……嗯,差一點還有大貓熊。

嚴格地說,自然選擇下「成功」只有一個標準:活著。而活著首先要應對的是當下的環境,而不是去預測對動物而言完全不可捉摸的未來變化。(迄今為止只有人類算是勉強有了一點預測的能力,偏偏還有很多人不願接受預測,頗為可惜。)以此而言,大貓熊其實還挺成功的—牠們的食物來源豐富,營養也夠用,還幾乎沒有競爭者和捕食者,更是演化出了「第六根手指」來抓握。人類帶來的環境劇變把本來活得不錯的大貓熊推入了瀕危,但這難道能怪牠們嗎。

1
2
3
4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