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股四頭肌,防膝蓋軟骨磨損
慢跑方便又健康?中年才練跑,反而更容易「傷身」!
慢跑是有氧運動之一,可改善心臟血管的功能,使得心肌的收縮能力變好,輸出的血流量增加,還可鍛鍊心肺耐力及肌耐力,因此,也能增進體適能、消耗多餘的熱量、延緩老化造成的衰退。
在心理方面,對於降低因心理情緒障礙所產生的焦慮、緊張、憂鬱、失眠、消化不良問題也有幫忙。跑步時,人體跟地面會產生衝撞力,屬於載重性運動,可減緩骨質流失,有助維持腰椎及下肢的骨質密度。
但當跑馬拉松變成一種流行後,就會有人逞強,一旦誇下海口就非完成半馬或全馬不可,於是賣老命去跑馬拉松,健康風險便會提高許多。在復健科門診,因慢跑造成運動傷害而就醫的患者,最常見的就是中年後才開始跑馬拉松者。
本週由專精運動醫學的賴金鑫醫師,分享透過馬拉松跑出健康的關鍵之道。
評估健康風險
有氧運動讓心臟收縮變差
任何一種運動,要達到健康、好玩、有機會經常做,才有可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因生活形態的改變,目前台灣有許多心肌梗塞、暴斃者,都是正值壯年的中年人,讓不少中年人自覺健康拉警報,再不運動不行,於是便把跑馬拉松當成目標,認為慢跑方便、便宜又對健康有益。
但事實上,馬拉松是種沒有固定場地的運動,挑戰性、困難度都很高,當身心狀況不適合時,不但無法達到運動的好處,反而會招致身體的傷害,還可能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
跑步最大的健康風險,就是心血管的併發症,若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可能導致猝死。這是因為跑步時,肌肉的收縮須消耗較多的能量與氧氣。若使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缺氧、缺血現象,心臟的收縮力量會變差;另一個風險是會使心臟跳動不規律,最嚴重會誘發心室顫動而心跳停止。若沒有馬上進行心臟電擊急救讓心臟恢復正常跳動,就有可能當場猝死,連送醫急救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在跑步前的第一步,就是先做心血管的健康評估,了解家族史中有無曾發生心血管事件,自己有沒有血壓、血糖、血脂異常的三高疾病,及肥胖、抽菸等會讓心臟冠狀動脈提早硬化的危險因子。必要時,應該做進一步的心臟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