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招 體能放鬆法

每天運動1小時 大腦思路更清晰

撰文者: 編輯部2013-11-26

一個繁忙的上班族,要一分鐘當兩分鐘用,要隨時保持體力及專注力。

寶僑(P&G)首席執行官雷富禮(A.G. Lafley),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運動,出差晚上,他會在旅館冥想5到15分鐘,讓他能在火線上保持冷靜思考。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每天8點半,會從辦公室走到對面的健身房,他有許多得意的點子,都是當他「頭下腳上」練瑜伽時想出來的。他說:「大家都知道,那是我的天堂。騎了45分鐘的腳踏車和15分鐘的瑜伽之後,突然間,超級亮的燈泡好像被點亮了。」

長時間久坐辦公室而不運動,流往大腦的血液逐漸減少,有損心智敏銳度;相反的,運動時身體會產生胺多酚(Endorphins)、多巴胺(Dopamine)等大腦喜歡的化學物質,有助大腦遠離老化和壓力,保持在最佳狀態。

《革命性的運動科學與大腦的關係》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瑞提(John Ratey)的研究也證實,規律運動可幫助工作更有效率。他表示:「運動會釋放許多化學物質,協助調節動作,提升大腦成長和健康,延長專注力,也有助於工作。」

擅長運動心理學的台灣師大體育系教授洪聰敏則建議企業,採用「運動」的方法來提高員工的抗壓力。洪聰敏說,當訓練一個人的體能時,他的心理抗壓力能夠同步提升。例如原本騎腳踏車極限1個小時是18公里,在花了1個月時間,訓練自己突破這個極限,變成36公里後,其抗壓力也會同步提升。

想提速工作適合從事哪些運動?專家建議慢跑、游泳、騎單車、瑜伽、打坐等,因為能讓人獨處,靜心思考,也能乘機檢討一整天的時間管理成效。

【延伸閱讀】王牌上班族這樣做:慢跑放空45分鐘,做事更起手無回

每天早上6點半,富邦金控資深副總經理陳昭如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視。她邊聽新聞,邊看底下跑馬燈,一手不忘拿起手機收e-mail和國外頭條推播。7點半早餐時間,打開iPad mini,看CNN、《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等財經訊息,然後看幾個美國大學的電子報,以便跟小孩有共通話題;甚至不忘到好友的臉書上按讚;最後瀏覽公司信箱,進公司前把最容易處理的信順手回掉,進辦公室後,她要進行更複雜的決策。

要處理這麼大的資訊量,還要在人資、公關兩種事務間轉換,陳昭如能做到「起手無回」的「OHIO原則」(Only Handle It Once),意即核完公文立刻出手,不會猶豫不決,靠的就是腦袋清楚。慢跑,則是她的秘方。

一年多前,陳昭如剛加入富邦金控時,被賦予公益任務,要在公益慈善馬拉松裡,帶小朋友跑操場一圈。只跑一圈,陳昭如卻喘得不得了,且兩腿發痠;她想,馬拉松是公司每年主打,總不能每次跑都這麼喘,於是她開始每晚的慢跑生活。

45分鐘慢跑過程裡,她要求自己做到感覺大腿上抬的跑法,跑完會疲累帶喘。跑到喘,才能將注意力從大腦轉移到身體,真正放空。而為讓自己迅速進入慢跑模式,她規畫一套「跑步組曲」,先用林俊傑的抒情歌暖身,再用節奏強烈的少女時代和歡樂合唱團(Glee)配樂陪跑,最後緩和階段時跟Olivia的爵士風相伴。

「像我白天用腦過多,運動強度要夠才能放鬆,但是不能過勞,過勞會影響隔天決策品質,」陳昭如說。慢跑放空後,頭腦更清楚,白天沒結論的事情,她就會在這個時刻再思考。
(文●單小懿)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