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荒廢人生!5招改掉愛抱怨的壞習慣
抱怨,該被管理,聽過無止境抱怨的人,就會知道。
那種聽人抱怨,好像永遠不會結束,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感覺,真是讓聽的人,會出現種種負面情緒。特別是不斷重複陳年老調、沒有重點或者觀點偏頗又聽不進建議,這種情況下,還能聽得心平氣和的人,那該蓋間廟供起來膜拜。
我的工作,就是聽人抱怨。可是,還是有一定的時間範圍,不然我也不知道我受不受得了?!
抱怨,其實不見得會讓自己心情好一點,要看狀況。最好的狀況,是有良好的傾聽者,能給予溫和、同理的回應,又能引導抱怨者的思考,走出死胡同,然後改善生活。
大部分的情況下,重複抱怨,並不會讓心情變好,甚至可能讓心情變糟。如果遇到聽不懂抱怨的人,或者聽到不耐煩而展現怒氣的人,還會越抱怨越火大。
通常,喜歡抱怨的人,會讓人際關係不好,所以可以抱怨的事就越來越多了。此外,通常愛抱怨的人,不喜歡聽別人的抱怨,因為自己都抱怨不完了,沒有時間、也沒耐心聽別人抱怨。除非大家抱怨的事件或對象都一樣,那感覺會好得多。
負面情緒,是要學習表達的,多些「我訊息」很重要。但只是抱怨,沒嘗試去解決問題,或做些改變,產生建設性的進展,那真是荒廢自己的人生。
而且,常抱怨的人,有時候還不太清楚自己在抱怨,因為沒有意識到,已經變成了自動化。所以國外的紫手環運動,效果很好,就是把手環戴手上,每抱怨一次,就要換另一手戴。這就是意識與記錄的重要,把抱怨寫成日記,也會有功效。
一想到自己又在抱怨,那就出去跑一跑,也很好。青山綠水繚繞,或是腦內啡的分泌,也會讓我們暫時停止煩惱。
抱怨太多,變成有口無心,沒用心去體會其中的深層感受,只想用他人暫時的憐憫與同情,去麻痺自己,告訴自己仍然有人愛。有時候,只是自己騙自己,讓自己處在受害者的角色,而不想承認,自己也有錯。
不敢承認自己的錯,就是不想接納自己。於是,讓自己處在阿鼻地獄,每日烈火攻心,替代性地處罰自己。
所以,當我們要抱怨的時候,也可以用「正面框架」的作法。也就是,他人的行為,背後有沒有可能有正面的動機,或者不得已的苦衷。譬如,爸媽禁止我去網咖,有可能是因為擔心我交到壞朋友,而不是單純喜歡管我,不是想讓我痛苦。
有時候,可以把正面框架當成一種思考的練習,那麼,全景式的思考,會比較容易出現—也就是,能把事件看得比較全面,比較長遠與宏觀。產生多元觀點,能讓自己心情更平靜,也有助於解決問題。
如果自己很愛抱怨,抱怨到連自己都受不了了,還是每天重播抱怨的台詞,像關不掉的收音機。記得,找專業人員抱怨看看,有時候,是我們遭遇到了我們都沒遇過的困難,需要人幫我們辨認與指引,不見得代表我們很糟。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