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爆料!「水果日報」最常收到消費者抱怨餐廳的7件事

撰文者: 張瑀庭2014-10-08

台灣外食人口多,加上餐廳林立,不少人都是「餐廳一族」。本來到餐廳吃飯是高高興興的事,但是有時候卻換來一肚子窩囊氣。在蘋果日報美食組工作8年,我處理過無數的美食投訴,為您整理出到底有哪些餐廳之惡,最讓人為之氣結。

1、菜單與內容不符

這是投訴的第一名。餐廳如果做生意偷斤減兩,常常會失去客人的信賴。最常發生的是明明點一條大魚,端出來的魚卻明顯縮小;點全雞也因為切塊加料快炒,成品偷偷少放幾塊肉;牛肉麵明明圖片中肉塊該有五大塊,上桌卻只有三塊。常發生的還有菜餚大盤、小盤的分量有爭議,只能靠店家和廚師的自由心證。

還有就是品質標準不一。有時食材不足,在沒告知客人的情況下,便自行更換菜色內容,讓客人吃了抓包不開心。好比宮保雞丁該有花生米,偏偏卻臨時用完,就省略不用等等。雖然這些看起來枝微末節,但卻是消費者最介意的事。

2、時價黑店

在餐廳被當肥羊痛宰的爭議時有所聞,尤其以風景區的海鮮、熱炒店、土雞城最多。這些店有些沒有菜單,或是有「時價區」,因此價格非常曖昧。會發生這類悲劇,往往是客人愛面子,或是不敢問清楚價格,導致最後帳單送上時心臟差點停止。

這類的糾紛最常是對於食材等級的認知不同,曾經有客人擺闊到餐廳說,「最好的全拿上來!」結果一頓午餐、兩個人就吃了1萬2千元,氣到她打電話來報社投訴。經我們了解的結果,該餐廳標榜日本北海道直送活海鮮,價格當然貴上一等。所以,同樣的魚貨會因為冷凍、現撈價格不同;產地、海域也會相差很大,剛開始若沒有問清楚、議好價,等到木已成舟只有傻眼認分囉。

3、服務太差

如果餐廳訂一堆規矩,限制客人這個不能,那個不能,還真會讓人抓狂。關於服務太差的投訴一籮筐,很多甚至讓人匪夷所思,像是餐廳廁所不外借給用餐客人、吃飯只能輕聲細語、點菜得看老闆臉色、猛喝客人酒的老闆、規定只能併桌逼你跟陌生人吃飯、吃東西弄錯方法還被老闆罵、花大錢吃高檔麻辣火鍋,居然只給你廉價紙杯裝飲料、老早預約居然沒座位等等。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