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baby半夜哭鬧不休,這三個方法試驗有效!
哭鬧是嬰兒不舒服時唯一的表達方式。白天啼哭,大人面對的方式可以多種變化,也較容易執行。但若是大半夜哭鬧,常常成為新手父母最為棘手的問題,一方面家長精神已經不佳,常無適當辦法;另一方面嬰兒哭聲宏亮,一哭就驚天動地,常常驚醒所有大人,大家都不得安寧,無形之中也形成不少的壓力。
我們的孩子,在最初第一個月回到家時,也有相同問題。尤其是老大,每天深夜睡覺前就是一場考驗,不知道今天她到底會哭多久。每天好像都在進行無止盡地消耗戰,看誰先倒下去。一開始我們也沒什麼經驗,對於育兒知識也似懂非懂。我是盡量將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運用出來,試看看到底有沒有效。
剛開始,我們也想像得很美好,以為父母各抱一個去睡,她們就可以甜甜蜜蜜一覺到天亮。但是試了一個晚上就知道完全失敗,因為嬰兒睡覺時會哼哼唉唉的,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以為發生什麼事情了,就不斷地起來查看,大人幾乎整夜沒睡。白天也因而昏昏沈沈,更無法讓小孩在白天消散多餘精力。
我們知道不能這樣下去,大人睡眠不足,做各種事情就會力不從心,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也渙散。第一個月我們很難找到適當的方法,我們也因為這樣,打破了一隻玻璃奶瓶,也常常泡錯奶(有人聽到我們到現在三個半月只打破一隻,覺得我們控制力已經算是不錯了,多的是經常打破奶瓶的)。有時兩個同時哭鬧,也完全顧不得什麼感染控制問題,一瓶奶水第一個喝到剩三分之一,就拿給第二個喝,讓她們哭鬧稍稍停止之後,再去泡第二瓶,然後第二瓶也是兩個小娃一起分享。
後來,我們選擇讓兩個小娃睡在同一間房間,一個睡左邊,一個睡右邊。不過這個方法還是不佳,因為一個人大哭的時候,另一個會手抱住耳朵一直搖頭,好像在說「怎麼三更半夜還有人哭那麼大聲,怎麼不停一停」。不死心的試了幾天,發現她們是輪流哭的,好像有一隻無行的接力棒,今天傳到了誰,誰就要表現一下似的。最後,只好將她們分開為佳,妹妹睡在客廳沙發床,姊姊獨自在房間中睡覺。
好不容易獲得一、兩天清閒,以為美好的日子就要來臨。但事與願違,姊姊對於獨自一人留在房中睡覺,明顯有極大的抗拒。每天入睡前又是一場奮戰,狀況不好的時候,哭個一個小時是經常有的事。這是很難預測的,也完全是運氣,跟晚上的活動不一定有關係,有時哭個五分鐘就自動睡著了,有時卻要耗費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是先給個面子,先乖乖睡個一個小時。一小時之後就起來做亂,這樣的情狀最為辛苦,做父親的總要先打醒自己,才有辦法起來處理是哪一個又哪根筋不對勁。
這確實是非常辛苦的過程,我自己也實驗過多種方法,不是種種都有效用。個人覺得最無效的,就是完全安靜的環境。姊姊的反應就是很好的例子,她獨自一人在安靜的小房間中睡覺,常常是哭的時候多。經常一進到這樣的環境,過不了十分鐘,肯定大哭一下當成回應。後來看到一本書—《讓小baby不哭不鬧的五大妙招》,我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原來這樣的情境,就跟把小孩推進櫃子裡關起來是一樣的,她被關禁閉了,當然大哭。嬰兒們睡眠的情境,並不需要完全的無聲。若完全無聲,過度寂靜,在她們的感覺中,是荒涼而空盪的。對於這麼小的孩子,覺得溫暖安全的環境,應該是盡量模仿母親子宮的狀態。
此書提出十種模仿子宮環境的方法:
摟抱
舞動
震動
包緊
白噪音或歌聲
開車兜風
到戶外走走
餵奶
奶嘴
搖晃
但並不是每種方法都能在三更半夜使用,我們不太可能大半夜開車出去兜風,也不適合深夜出去逛大街。雖然我曾經試過半夜兩點推著嬰兒車到大樓中庭閒晃,但大家都在睡覺了,燈也都關了,要在燈光昏暗的地方行走,確實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