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不會喊痛!腎臟科醫師:2大症狀預知「腎生病」,多注意一項就能救你一命

2015-10-14

秋意漸濃,早晚氣溫明顯轉涼。每年在秋天上市的楊桃,滋味甜美,但對腎臟功能較差的民眾來說,並不建議食用。而中秋節應景的傳統月餅、文旦,對腎臟功能較差的民眾來說,也屬於須節制食用的食品。等到冬天來臨,火鍋季開始後,如何克制想喝火鍋湯的欲望,更是一大挑戰。

位於人體後腹腔的兩顆腎臟,不只是排泄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也負責調整尿量、維持水分平衡、血液的酸鹼值以及血壓調節。但腎臟跟肝臟一樣,內部都沒有痛覺神經分布,當體重上上下下、血壓逐漸偏高,也有可能是腎臟功能開始慢慢變壞的關鍵時刻。

本期由專精腎臟保健的邱彥霖醫師,分享及早發現腎臟警訊,並做好腎臟日常養生的關鍵之道。

在台灣,看病相對方便,想找一位腎臟科的醫師,做好慢性腎臟病的日常照護,並非難事,但為什麼台灣的洗腎患者人數仍高居不下?

腎臟也是沉默器官 血壓飆高、體重變化須留意

除了洗腎患者存活率高外,另一個原因是:慢性腎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較難早期發現腎功能有異常。

就算是抽血做了肌酸酐檢查,如果數字只是微微偏高,民眾也不見得會太在意,但事實上,肌酸酐是一個相對不敏感的指標,正常情況下,只要有紅字,代表腎功能損傷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才會稍微高起來,代表需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了。

不過,肌酸酐檢查出現紅字,也未必是永久性的。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或是運動過量,像是跑馬拉松、經常做重量訓練,肌肉量很多或有肌肉損傷時,就會讓肌肉代謝廢物增加,肌酸酐也有可能會暫時性的些微超標。除了追蹤檢查外,也可能需要再加做二十四小時尿液檢查,進一步分析。

腎病篩檢還須同時檢測尿蛋白,許多早期的腎病變可能只有出現尿蛋白,而血液中的肌酸酐,仍維持正常。糖尿病患者則建議監控微蛋白尿,因糖尿病控制不良,易併發腎病變,且有進展到嚴重腎衰竭的危險性。微蛋白尿是糖尿病初步影響到腎臟的重要指標。

避免腎臟變化而不自知,除了定期健檢,也建議中年開始,要重視血壓、體重、心跳量測。若血壓開始持續高起來,體重上下幅度超過兩、三公斤,代表身體已經有變化發生,就可能需要檢測腎功能。

年長者的腎功能,比起年輕人來得敏感,建議要特別注意須打顯影劑的影像檢查,以及消炎止痛藥的謹慎使用。即使是使用消炎止痛劑短短數天,也有可能造成暫時性的腎臟功能惡化,出現水腫的症狀。

當氣溫逐漸降低,胃口大開,血壓、血糖高高低低起伏大,再加上天冷不易流汗,倘若火鍋湯又喝得太多,腎功能較差的民眾,就有可能出現下肢水腫、體重增加的情況,宜有節制。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