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辛勞的台灣上班族,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6件事
「那年,父親79歲,中年曾動過心臟手術的他,身體雖稱不上硬朗,但生活打理、行動力皆自在裕如,以致雖見形體顯現老態,但我們卻總是輕忽他已步入遲暮之年……直到某日他在公園跌倒,摔斷了髖關節,接連引發的骨牌效應,讓我們在其生命的最終章,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學習之旅……」
他是知名雜誌的副總編輯。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79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讓他心力交瘁、生活秩序大亂。
在父親離開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給上班族。以65歲退休年齡為基準,將邁入人生下半場的長者分為「身體健康」「身體無法自主」「判斷能力不足」三階段,逐一釐清每個階段可能產生的疑問,並從「根本預防」的角度,探討如何擺脫老年惱人的疾病。
這是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照顧父母,也為未來的自己做準備。
醫療健康類
◎長輩出現妄想症狀,務必及早就醫
一、被害妄想:是老年妄想症中最常出現的症狀,典型的特徵是無緣無故懷疑別人要害自己,整天疑神疑鬼,不敢外出、不吃不喝或是不能入睡,當長期持續類似的精神狀態,代表長輩可能已經罹患失智症、譫妄症、老年期精神病或嚴重的憂鬱症。
二、嫉妒妄想:典型的特徵是懷疑配偶有外遇,並常強迫配偶承認或說出外遇對象之名字,嚴重者還會對配偶出現攻擊行為。會出現「嫉妒妄想」的疾病有失智症、酒癮症、帕金森氏症,其中,有些帕金森氏症患者在服用治療顫抖的藥物後,會導致「嫉妒妄想」更加嚴重。
三、被偷妄想:此為失智中期常見的併發症,因認知功能障礙所產生的補償作用,一旦忘記東西放在何處,無法理解是自己記憶力喪失,就會轉移懷疑是他人偷竊。
四、錯認、被遺棄妄想:失智症患者中後期常會出現錯認不存在的人在屋裡、錯認不是住在自己家等的「錯認妄想」,以及認為家人會丟下自己不管,而合併有憂鬱症狀出現的「被遺棄妄想」。
五、自責妄想:是老人憂鬱症的警訊,當老人家怎麼勸都勸不來,一直過度認定自己「拖累家人」「對不起兒孫」,凡事都帶著強烈「罪惡感」,若沒有及時就醫治療,常會引發老人家「一走了之」,為家人帶來自責與遺憾。
若家中長輩出現上述妄想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治療方式多以抗精神病藥物投以口服或注射治療,一旦急性妄想症狀消失後,出院後仍需回診觀察與治療以避免復發。
長輩常用的藥物中,其實暗藏「致跌」成分
當長輩看完門診,領回藥物的同時,藥袋上那些用來治病、緩解症狀的名稱中,其實暗藏許多赫赫有名的「致跌藥物」,服用後會導致認知混亂、平衡感變差、行動趨緩、活動力減弱,一不小心就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其中,最常見的「致跌藥物」如鎮靜、安眠藥,會讓長者容易嗜睡、減緩反應時間、影響認知功能導致步態不穩。而抗精神病用藥及抗憂鬱劑則有鎮靜及安眠等副作用。心血管用藥如降血壓藥,則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而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除了鎮靜之外,也有肌肉放鬆的副作用,將會使得肌肉反應動作變慢、平衡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