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環不好,雙手老是冷冰冰?心臟內科醫師教你一個動作改善
冷氣團來襲,氣溫下降,血液流動慢,再加上血管收縮,較容易會有手腳腫脹或冰冷的困擾,這其實跟周邊血管健康狀態有很密切的關係。而所謂的周邊血管,指的是腦血管、心血管以外的血管。
動脈血管負責把血液運送到身體各組織,所以,當周邊動脈血管輸出有異常時,比較容易有手腳冰冷、蒼白、毛髮減少、脈搏跳動減弱或消失的情況,也有可能走一段路後,就覺得小腿疼痛,一跛一跛的,要停下來休息一陣子,才能讓疼痛緩解;手腳有傷口時,也特別不容易癒合。
靜脈血管則肩負把血液回收的任務,一旦周邊靜脈血管回流差,有阻塞的情況時,易出現腫脹的不適感,皮膚熱熱的,常會一腳粗、一腳細,穿長褲時會覺得有一腳特別緊繃,褲管拉不太上去。若有急性血管阻塞的那隻腳,甚至會腫到另一隻腳的兩倍粗。
本期由專攻周邊血管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黃玄禮醫師,分享周邊血管為何對人體健康如此重要,該如何做好日常養生。
若周邊動脈血管異常,易引發腦中風、腎臟病
周邊血管的健康有多重要?小從手腳冰冷,手指、腳趾凍到像冰塊,會痛到睡不著;大到需要截肢保命,都有可能。事實上,在台灣因非外傷因素的截肢,絕大多數原因,就是源自周邊血管疾病。
當周邊動脈血管出現異常時,代表同時也有心血管、腦血管等動脈硬化疾病,與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抽菸習慣有強烈相關性。要注意未來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的風險。有些手腳易冰冷的年輕女性,則要注意是否有潛在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血管炎、硬皮症,或是有單純的血管平滑肌敏感,容易因氣溫低而血管收縮不良。
而周邊靜脈血管疾病,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瓣膜異常的靜脈曲張,常與遺傳、久坐、久站、搬重物或懷孕有關;二是血液過於濃稠、有血栓,導致血管阻塞,除少數年輕患者是遺傳的血液濃稠性疾病外,許多年長者的周邊靜脈血管阻塞,常是因潛藏性的癌症,分泌出讓血液變黏稠的物質,而先以靜脈血栓來表現,尤其以肺腺癌、大腸直腸腺癌等腺癌較有密切關聯。
若是高血壓患者,應比較腳踝和手臂脈搏
動脈是血液輸出的管道,循環差時,最容易發現的症狀是冬天手腳冰冷,同時又痛又麻,有些患者的手指、腳趾會凍到發紅、發紫、發白,甚至一碰撞就裂開出現傷口,而且傷口不太容易癒合。
此外,患者走一段路,就開始會腳痛,一定要稍微休息才能緩解,這種間歇性跛行的症狀,也是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相當常見的現象。
若是有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抽菸習慣或是70歲以上的民眾,建議可以在每年健康檢查時,加做周邊血管的檢查。檢查的方式是平躺時,量測腳踝及上臂的血壓,再算出腳踝跟上臂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正常來說,腳踝的收縮壓應該等同或略高於上臂肱動脈的收縮壓,若腳踝跟上臂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小於0.9,代表可能有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若進一步檢查確認有血管阻塞,可用藥物治療,配合運動復健,或運用導管或繞道手術打通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