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洋蔥~洋蔥的催淚劑原來是他…

撰文者: 黃曼瑩2015-12-20

每次切洋蔥,總是哭的淅瀝嘩啦,真的很難受。坊間有不少偏方推荐切洋蔥可止流淚,但是似乎都不太靈光。除了買甜洋蔥或無淚洋蔥汁外,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美國知名化學教授來破解「洋蔥催淚」的關鍵密碼。

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化學教授羅伯特.沃克,在其新書《料理科學》中提到,讓人流淚的不是洋蔥,而是大眾對於洋蔥的諸多誤解。洋蔥為何會刺激眼睛?甜洋蔥跟普通洋蔥差在哪裡?

洋蔥的催淚劑 原來是他

洋蔥裡的「催淚劑」並非丙酮酸(pyruvic acid),丙酮酸不是源自於土壤中的硫,因為丙酮酸根本不含硫;催淚劑也不含磺酸、亞硫酸,或其他常揹黑鍋的化學物質。

事實上,催淚劑根本不是酸,而是一種稱為「thiopropanal sulfoxide」,或「thiopropionaldehyde-s-oxide」的含硫化合物,姑且稱之為「化合物T」(「T」可表示催淚瓦斯)。

科學會說話 洋蔥嗆鼻的指標

一般人大概會認為,切洋蔥會流淚,是因為洋蔥裡某種單一的化學物質,不但會讓眼睛不適,還會產生嗆辣的口味。然而,這兩種效果主要由不同的化合物造成。化合物T基本上與嗆辣口味無關,常見的食物著作中常出現這種說法,而最辛辣的洋蔥,也未必是最厲害的催淚彈。

切洋蔥的過程牽扯到相當複雜的化學反應,以最簡單的方式說明如下:

無論是相當於催淚瓦斯的化合物T,或是造成辛辣口感的化合物,在未切開的洋蔥裡都不存在,它們都要等到洋蔥細胞被切開,或咀嚼後才會形成。洋蔥內的蒜胺酸酵素(alliinase,簡稱為 A)與一群所謂的S-alk(en)yl cysteine sulfoxides(簡稱 S)的化合物,隔離在洋蔥細胞的不同部位中,一旦細胞被破壞,它們會被釋放出來,然後互相反應後,形成催淚瓦斯:A+S→T。

另一組同樣由蒜胺酸啟動的反應,則會產生氨、丙酮酸與不穩定次磺酸。其中次磺酸會更進一步反應形成若干帶有味道與刺鼻感的化合物,主要以「alkylthiosulfinates」為主。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