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病人受孕成功,我都會哭...」 門診排到半夜2點,第一名中醫師傳奇
攝影:張家毓
凌晨兩點,門診大樓B216診間還亮著大燈。
「陳醫師,我受孕成功了!」又是一次原本信心盪到谷底的不孕婦女,看到兩條線的出現,在診間藏不住即將孕育新生命的喜悅。這場景不是在婦產科、也不是生殖醫學科,而是在「中醫科」診間。
「每次有病人告訴我受孕成功的時候,我幾乎都會哭......」他是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威達。在《良醫健康網》四萬民網友票選,獲得中醫科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他曾經在讀研究所時,師從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享譽國內外的中醫針灸實證醫學專家林昭庚教授指導研究「電針降低體外震波碎石術疼痛療效評估」,並刊載在國際醫學期刊上;也曾讓一名走路顫抖的「巴金森氏症患者」行走自如。他雖然善治各種內婦兒疾病,不過,陳威達最為外人,其實是「不孕專家」的封號。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調查,隨著女性初婚年齡延後,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由民國93年的27.4歲,到103年的30.5歲,十年間提高3.1歲。從醫14年,陳威達卻成功讓57位不孕婦女成功受孕,其中年齡最高的更達42歲。
當現代女性工作壓力提高、不孕機率逐漸攀升時,一名「中醫師」為什麼能解決她們的困擾?他又是什麼樣的醫生,讓病人願意遠從美國、台灣各縣市,甘願排隊到凌晨一兩點、花數小時在門診外守候,只為那十幾分鐘的看診?
披著中醫外袍的心理醫師》
讓57位不孕婦女成功受孕,關鍵在...
在陳威達的治療下,目前成功受孕人數有57名女性,年紀最大的是42歲、調理時間最長的為一年兩個月共47次。「其中自然受孕人數最多,也有一位懷了雙胞胎,有兩位接受人工生殖,經中醫調理後,一次受孕成功。」陳威達和我們分享他14年來的「成果」。
和其他醫生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第一,陳威達不急著幫病人做「治療」。
「我會請病人先輕鬆來門診十次,當成一個療程,只需要來門診看病,先不用測基礎體溫。多數病人都會露出笑臉,因為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壓力太大,如果再要求每天一早起床前量基礎體溫,對這些想懷孕的上班族,其實是另一個壓力來源。」陳威達和我們分析,依據他這些年的經驗,十次內就成功受孕的案例,在他調理的婦女當中佔七成以上,因此他很有信心、不急著一開始就幫病人「治療」。
拋開「中醫師」身份,陳威達在前面幾次的療程,反倒像「心理醫師」。
他提到,有些病人一進診間就開始哭,甚至哭了10分鐘、20分鐘,必須很有耐心的讓他們把情緒疏解掉。陳威達認為這也是很好的療法之一,「治病不一定要用到藥,有時候讓他疏解情緒,身體就會更好。」
第二,他用「科學中藥」取代「水煎藥」。
聽到這點,相信許多人會有疑問,照理說費用較高的「水煎藥」應該會比「科學中藥」藥效更佳,但陳威達卻認為「用對方向,一點點藥就有效;沒用對方向、再貴的藥還是無效」。
(編按:科學中藥為「中藥濃縮製劑」的別名。科學中藥主要是利用現代製造方法,經水煎煮抽提、濃縮後再以一定比例的處方藥材生藥粉末、乳糖、結晶性纖維及澱粉...等為賦形劑,生產出散、細粒、錠、片、膠囊等多種不同使用方式的中藥產品,有別於中藥傳統煎劑或純生藥研粉製成之膏、丸、丹、散。)
其實,陳威達建議用「科學中藥」的背後,還藏著一份體貼的心。
「如果少婦年紀輕、身體佳、無其他疾病、經濟也不寬裕,在十次以內的門診我會以科學中藥為主。」陳威達體諒現代人賺錢不易,因此不希望讓病人花大錢看病。病人稱他為「神醫」,他卻自嘲是「省醫」—省錢的醫生。
因為師承的老師連建廷幾乎都採用科學中藥,「所以我也養成用便宜、藥效『輕靈』的藥,」陳威達解釋,中醫說的「輕靈」是指藥的濃度不高、輕輕鬆鬆就能夠處理疾病。除非婦女年紀大、身體欠佳、或有其他慢性病、生小孩壓力急迫,才不限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