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白果有毒 過量恐引發癲癇

2016-06-16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每年一到豐收季,總有人會去撿拾銀杏種子,或敲打樹上未落的銀杏種子,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勇攀樹冠,而銀杏種子採摘期過後,很快會出現另一道風景:一攤一攤的銀杏種子被鋪開曝晒,一股若隱若現的臭味也隨之產生,這味道來自腐爛的銀杏肉質外種皮。

幾天後,臭味消失,外種皮也變得乾裂,可以被輕鬆扒掉了。這時的銀杏種子顏色變白,因此得名「白果」。市面上出售的銀杏種仁,幾乎都是這種被去了外種皮、可長期儲存的白果。

毒可做藥藥變毒,真真假假須明辨

白果仁有毒?這倒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實有一些根據。其毒性主要來自一種名曰「銀杏酚」的天然化學物質,銀杏的扇形葉也含有少量這種物質。銀杏酚是維生素B1的拮抗劑,進入人體後,可能會抑制某些生理活動,最終引發癲癇或驚厥。

銀杏酚耐熱性強,遇熱不易分解,烹飪也無法消除。因此熟食白果時,務必控制好數量,小孩更要少吃些。最好先去除白果芯,並控制食量在十粒以內。處於孕期的女性和哺乳期媽媽,建議就別吃白果了。

往往一般人聽聞某種植物有毒,首先想到的似乎是該植物能否做藥治病。古人云:是藥三分毒;毒藥、毒藥,毒和藥本是一體,只要掌控得當,應該可以化毒為藥。

(本文摘自/吃出堅果的學問/時報出版)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