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整理:皮膚科醫師2年實測13款防曬品,效果最強的是這5款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邱品齊 醫師2016-11-25

防曬品的防曬係數可信嗎?
 
講到「防曬係數」大家比較熟悉的有SPF及PA這兩種標示,目前SPF最高可以標示50+,PA可以標示++++,這兩種標示為使用人體測試的方式,測量防曬產品本身防止皮膚曬紅(MED)及曬黑(MPPD)的能力,現在台灣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防曬品都會標示這訊息。但重點是這標示的數值資料是否可信?

針對廠商標示的防曬係數是否正確,這真的是相當值得探究的內容。但這幾年並沒有相關單位,主動複測防曬品上面的防曬係數標示是否正確,而衛生單位對於廠商提供的防曬係數資料,也存著廠商應該會自律不會造假的心態相信它,但是否所有廠商都可以誠實的要求自己? 台灣在兩年前並沒有執行防曬品人體測試的專屬單位,市場上這麼多防曬產品的防曬係數到底是否可信是否有差,真的是需要了解的。

2014年起,有機會委託SGS使用儀器(UV-2000S)以體外測試的方式,陸續測量市面上防曬品之紫外線穿透(吸收)光譜以臨界波長(Cw)與Boots星號係數當作參考指標,發現這些受測防曬品大多是標示SPF50或50+/PA+++或++++,但測量後卻發現產品間的紫外線穿透差異真的蠻大的!所以如果只光看SPF及PA有時候真的很難確保其實際防曬效果。

除了SPF與PA的防曬係數 

使用防曬產品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減少外在過度的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而防曬係數的標示就是要讓大家可以了解,防曬能力的「強度、廣度及均勻度」。但如果這樣的標示沒有一致的標準與稽核,那使用防曬品的意義就不大了。 
目前國際常見的防曬係數標示種類與意義差異如下表:

(編按:認識防曬係數,了解正確防曬原則

(表格提供:邱品齊醫師)

目前防曬係數標示有關SPF、PPD及PA的部份,都是需要執行人體測試所得。

測量防曬係數是需要有專門的單位使用國際認可的方式進行,但台灣生產的相關防曬品其防曬係數如何取得並沒有人監管。

防曬係數的測量與標示是需要嚴謹看待的,但目前看來很多產品的防曬係數其正確性是有疑慮的,有不少防曬產品的標示可能有問題的甚至是亂標。

理論上防曬係數的標示是需要包括「強度、廣度及均勻度」,但目前只有歐盟的防曬標準有同時包括這三項。

一個產品的防曬能力高低,是需要綜合不同的防曬係數一起來看,因為不同防曬係數的針對性與防護意義及範圍並不一樣,目前如要篩選出防曬能力較完整的產品我自己的標準如下:

(表格提供:邱品齊醫師)

(編按:想進一步了解「防曬抗水性標準」的話,傳送門在這邊)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 

接下來就可以依照這樣的標準(上圖)來審視目前市場上的防曬產品。

因為目前市場上大多只看SPF及PA值來選擇防曬品,但經過研究後發現這樣的判斷依據會有點不足,因為這部分數據怎麼得到的很少廠商願意說清楚,甚至市場上也沒有單位複測這些防曬宣稱是否屬實,於是亂寫一通或言過其實的產品是有可能。

了解一個防曬產品的實際防曬能力,應需要透過多種防曬係數來判斷,這樣會更容易瞭解彼此差異。因為即使是有同樣的SPF及PA值,其實際防曬能力(強度、廣度及平衡度)卻可能有「極大」的差距。

巿售防曬品大多只標示代表防曬強度的SPF或PA,而未標示代表防曬廣度的臨界波長和防曬平均度的Boots星號(★),導致不少人看起來擦了防曬強度很高的產品最後卻仍被曬黑曬老。

這兩年內實測了多款防曬產品的臨界波長和星級,以下從防曬能力強到弱來排(藍色標示者為純物理性防曬品)。臨界波長370奈米以上與平均度星號3★級以上為評選標準,若兩項均達標,防曬效果就算合格。以下就把發現符合標準的產品表列如下: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