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大謊言:手術完,醫師告訴你「腫瘤全摘乾淨了」,其實不是完全事實...

醫病平台醫病平台 撰文者: 觀微(病人朋友)2017-03-17

家庭幸福的朋友小周因為腳受傷需要復健,但是一走路就覺得胸口不適、呼吸不順暢,所以被家人帶去醫院檢查。照了胸部X光,發現肺部有個陰影。醫生進一步安排全身的正子攝影,發現除了肺部之外,甲狀腺也有結節。肺部切片後證實是肺腺癌,甲狀腺穿刺後也證實為需要治療的惡性腫瘤。醫生先安排了肺部手術。因腫瘤長在一片肺葉的正中央,所以拿掉了該片肺葉。醫生說「手術很成功,拿得很乾淨」。但是切下來的組織送驗後發現,腫瘤並不完全是肺腺癌,有一部分是會快速複製並形成大腫瘤、擴散到全身的小細胞癌。醫生建議進行化療。小周說,醫生明明在手術後說腫瘤拿得很乾淨,為什麼還要預防性的化療呢?所以沒有接受化療。

剛好另一友人與我分享了一篇今年10月發表在美國期刊《Oncology Times》上的好文章,內容是再次討論醫學上的大謊言(因為該作者數年前已寫過關於醫學上大謊言的文章,這篇算是續集)。文章首先提到的是,不論何種癌症,醫師皆可在手術後對病患使用的謊話:「腫瘤全摘乾淨了(We got it all.)。」這會使病人誤會自己的癌症在手術後就完全痊癒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麼幸運。癌症是細胞不正常增生的產物,每個人身體都可能會有,也可能手術前就已轉移,所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醫生在外科手術中,摘除掉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至於顯微鏡才看得到的癌症細胞,可能需要使用化療來消除。我馬上想到這位朋友小周,不就正是因為醫生告訴他手術成功,拿得很乾淨,所以拒絕接受化療嗎?

另一位關心小周的友人,詢問自己的家庭醫生,想知道如果像小周這樣的狀況,應該如何治療比較好?沒想到這位醫生馬上很緊張的說,因為小細胞肺癌很危險又容易擴散,應該要馬上化療才對;還說小細胞癌病患的癌細胞有可能在手術後3至6個月就擴散,甚至因此不治。

然而,小周的主治醫師在病人拒絕化療後,就請他先進行切除甲狀腺的手術,肺癌的部分就擺著不再做後續的治療。於是小周就更覺得自己的肺癌已經不需要擔心了,而且既然化療是預防不是治療,當然不一定要白白受苦。接下來他轉而開始擔心甲狀腺。甲狀腺癌是治癒率極高的癌症,但是小周開始向身邊的人反應,他非常擔心手術摘除甲狀腺後,沒有甲狀腺了,不知道要怎麼辦?甲狀腺素吃了有沒有副作用?

我們都覺得小周根本抓錯重點了!如果連補充甲狀腺素都要擔心對身體不好,那麼容易擴散的小細胞癌,不就更需要擔心了嗎?既然還有這麼多疑問,怎麼不跟醫師討論呢?答案是原來是因為醫生根本沒有空跟病人解釋這麼多。

不愛運動的小周自從發現肺癌以後,很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僅願意在家人的督促與鼓勵下出門散步;甲狀腺手術完以後還需要放射治療,也乖乖的接受了。很快的,距離肺部手術已經半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甲狀腺的放射線治療後,居家隔離了一段時間都待在房間裡沒有運動,小周的腿最近又開始不舒服,整個人也變得更憔悴了。所以即使小周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建議他應該接受化療;但他自行上網查詢獲得了大量的資訊後,又害怕虛弱的身體禁不住化療的摧殘,整個狀況只好僵在那裡。

記得曾在某間醫院的牆上看到掛著「病人的權利與義務」的文宣,大意是病人有義務告訴醫生曾經做過的治療,不應該隱瞞病情,同時病人也有權利了解他的病情。我的領會是,病人不應該騙醫生,而醫生也有義務要告訴病人他生了什麼病,以及有哪些治療的選項,並說明各個治療的優缺點與注意事項。很多病人生病以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慌張跟害怕,因為什麼都不懂。在慌亂的情緒又欠缺知識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時候醫生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及協助治療決定的角色。

然而多數時候,病人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的看診時間,多問幾句可能就被醫生嫌棄,許多的疑問根本無法獲得解答。我相信這不是偶發的個案,而是在不合理的制度下,每天都在重現的狀況。若是視病如親的醫生能有正確的解說、真誠的建議,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醫療糾紛了。

本文獲「醫病平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民報》

專欄簡介_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專欄文章列表>>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查看全部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歡迎賜稿!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