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最後一次機會」4歲女童淚崩懺悔》要求小孩「好,還可以更好」,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4歲多女童「鰻魚」的母親時常在粉絲專頁「鰻魚家家酒」分享親子生活,近日她PO出女兒「鰻魚」做錯事的反省影片,影片中小鰻魚一邊哭一邊向媽媽懺悔,再三強調自己會改過。不少人大讚鰻魚媽教育成功,另一派網友則批這是變相的情緒勒索,也沒有顧及孩子個人的隱私和心情。到底什麼是情緒勒索?要求小孩完美錯了嗎?
來源:鰻魚家家酒粉絲頁
你應該「總是要更好」
「好,還要更好」、「一山還有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句子,你是否耳熟能詳?
或許,我們都有過經驗,從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就不停被提醒、被要求:
「你需要做得更好。」
「如果你有能力做到這樣,那你應該更努力做到那樣,否則就是你不對、不夠努力。」
「不能滿足現在這樣的成就,你應該要一直看自己不夠好的地方,一直努力,否則就是怠惰。」
我們被這麼要求,活在「永遠不夠」的生活中。
我們被覺得「永遠不夠」,不管做得再好,都是可以再更好的。
我們不被允許滿足於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因為這樣太過「自滿」,不會「進步」。
我們被要求應該要一直「自省」,一直挑錯,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問題是,永遠不會有無可挑剔的一天,因為「好,還可以更好」,因為「永遠不夠」。
布芮尼·布朗博士,在她的著作《脆弱的力量》一書中,談到了「永遠不夠的文化」特色,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她談到在這種「永遠不夠的文化」中,人們的「匱乏感」會特別的強,為了減輕因匱乏感產生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卑,所以我們學會比較,甚至抽離自己的情緒,藏在自己所建造的面具或盔甲後頭:我們習慣當「旁觀者」,學會不要太過認真投入一件事,或是表現得太過在意一件事,因為「認真就輸了」,因為那不夠酷。
那種「真實的掙扎」會讓我們覺得害怕,感到脆弱,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認真會被別人嘲笑,那會讓最後如果得不到目標的我們,覺得自己很「沒有用」,沒有能力,非常糟糕。
我們覺得羞愧,覺得自卑,所以,我們害怕展現「真正的自己」。
於是,匱乏感與自我價值低落的自卑,成為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因為「自卑」讓我們覺得匱乏,而「感覺匱乏」更讓我們覺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於是,我們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在匱乏感中載浮載沉。因為急於擺脫匱乏感,我們習慣「比較」,用「比較」當作標準,確定我們還少什麼,然後努力去追求。我們「抽離」,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在意什麼。如此,就算沒有達到那些目標,至少,我們還保有「面子」。
然後,這種「永遠不夠」的匱乏感,讓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永遠不覺得滿足,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就算我們做到了什麼,在掌聲與他人豔羨的眼光之後,我們感受的只有空虛。因此,我們唯有一次次的「糾正」、「填補」自己的不足,直到完美。
只是,永遠不會有完美的一天。於是,我們永遠感覺到焦慮、不足,永遠不滿意自己,永遠看到別人有比我更好的東西,永遠覺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不該犯錯,你需要完美
在這種「永遠不夠」、需要「不停挑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文化中,我們理所當然地不被允許犯錯,並且應該要追求完美。「必須變得更好,甚至追求完美」的壓力下,犯錯也就顯得更加罪無可恕。
我身邊的朋友曾經跟我分享一個經驗:
有一次,當他跟朋友去餐廳吃飯的時候,隔壁桌的小孩不小心碰撞了他們的桌子,於是,他的杯子瞬間掉下來,摔得粉碎。
當場,全餐廳的人都往這邊看過來,服務生迅速跑過來,而隔壁桌的父母沒有做任何表示,他記得他當時反射性的第一句話是:
「不是我弄的。」
當他反射性說出這句話時,自己也覺得嚇一跳:「怎麼我第一個反應,是要先說這不是我的錯呢?」
回家後,他好好想了這件事。他發現自己時常對於生活中的一些小錯「過度反應」,包含伴侶不小心把水弄倒,或是東西掉下去等,他的反應都很劇烈,而且第一時間就要先說:「不是我弄的,這是誰的錯?」
而當他自己不小心犯小錯或弄倒東西時,自己也非常害怕,甚至生氣。有時他甚至會想要把錯怪在伴侶身上,覺得是因為伴侶沒有把東西放好,才使得他弄倒之類的。
有一次,伴侶看他這樣,忍不住對他說:「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弄倒了,擦一擦就是了。人沒有受傷,才是最重要的。就算犯錯,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必要這麼在乎誰對誰錯嗎?把狀況復原,確認重要的人是安全的,不是最重要的事嗎?」
聽到伴侶的話,加上這次的經驗,他忍不住反問自己:「我怎麼會這樣呢?」於是,他試著勇敢面對自己的感覺,那種「犯了小錯」的事件發生後,自己的內心感受究竟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