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憂鬱症發作,就像開車踩油門衝向懸崖...這不是「想開一點」就會好的病
2 月才剛出版新作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才女作家林奕含,昨(27)日驚傳在住處上吊自殺,得年26歲,震驚不少書迷。當年林奕含從台南女中獲得滿級分,上了醫學系但只唸了2個禮拜就休學,後來重考上政大中文系,第三年因病情發作再度休學。林奕含曾在受訪時說,寫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故事跟精神病,都是她一生最在意的事,「我因為精神病常常會發作,不一定能去上學,很長一段時間都很自卑」。
昨天臉書裡一片哀悼之聲,我個人很敬佩家屬的理解與對其他病友的同理,他們深知媒體訊息對病友的影響,因此不願意在此時回應太多的揣測,媒體也應該讓家屬有多一點處理悲痛的空間。
很多人不知道,對於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患者而言,憂鬱是種難以逃避的病理現象,即便有人理解、有人同理、或有其他解決方式,大腦在憂鬱狀態下的神經迴路運作,還是會往負面的方向去思考。所以,診斷準則裡,對於自殺意念的形容,才會是「反覆出現死亡想法、自殺意念」,這樣的症狀揮之不去,也不一定是轉念能改善。
若是如網傳患者父母公開信所言,這類的「重大創傷事件」,即便未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診斷準則,其實也跟這樣的病理現象一樣,這些創傷經驗有如夢靨一般,會隨時以各種形式闖入患者的生命,綁架患者的生活,明明前一秒還在談笑,下一秒就彷如身處憂鬱的地獄。你越不想要它進入你的生命,它就越像自動召喚、不請自來的幽靈,隨時準備干擾你的人生。
我常跟患者形容,這樣的病徵,很像是明明眼前是懸崖,你還是加足油門往前開一樣,這也是為何要接受穩定的治療相當重要的原因,因為,這是一個不是「想開一點」就會好的疾病,是一個摧折寶貴生命與美麗人生的疾病。
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灣有上百萬的鬱症患者,以國際研究15%的自殺死亡率來看,約有15萬同胞會死於這個疾病,裡面有藝人、有企業家、有作家、有醫療人員,當然也有可能是身邊的鄰居或家人。
誠然我們自殺防治的成就斐然,經過長期的努力,自殺已經退出臺灣的十大死因之外。但這樣的成績,卻是靠許許多多兢兢業業,辛勤工作甚至到過勞的精神醫療從業人員努力而來。
鬱症是WHO公認的三大疾病,但臺灣投注多少資源呢?光就健保佔率來看,我們遠遠不及英國NHS的10%,連應有讓病患能便於就醫的身心科診所,佔率也僅有2%,遠不到先進國家5%的標準。
在醫療之外,WHO也建議國家應該明定心理衛生總體政策與投入經費的GDP佔率,以避免國家為了GDP的成長,而犧牲了國民的心理健康。如果以飽受先進國家批評的日本GDP佔率0.5%計算,臺灣至少一年需要八百億來做心理衛生。各先進國家的心理衛生專責單位,莫不直達總統或總理,原因在於心理衛生不僅是醫療問題,也是國之根本,重視國民健康、重視人權的政府絕對會投注在這一項施政重點上。
而臺灣的心理衛生專責單位:心口司,不但僅是司級單位,還與口腔衛生共用,一年的預算連前瞻計畫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常態業務已是疲於奔命,更遑論要擘畫國民心理健康的願景。(新聞:好少,衛福部心理衛生預算每人平均22.1元)
面對這樣的不幸事件,的確沉默太無情,但要細說卻也太無力。以國家一人一年連杯珍奶都不到的預算,這個國家僅靠醫療人員的辛苦奉獻,就幻想能做好心理衛生,又能說什麼呢?
我多麼希望能溫暖這個社會,喚醒更多人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正如小燈泡事件一樣,不應該只有立法管制「有危險性」的個案,而應該投注更多的資源,用愛心、耐心、細心來關懷我們的同胞。
時值精神衛生法的修法討論,真的期待執政政府與各黨民代能以更宏觀、更悲憫的視野來看待這個問題,比照先進國家,明定心理衛生總體政策為國家擘畫經營的重要方向,並確認投入的資源與該有的GDP佔率。社會安全網,應該是更積極、更溫暖的給予,如此,方是病友之幸啊。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司法暨成癮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