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剖腹產,下一胎就必須剖腹嗎?婦產科醫師這樣說...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楊濬光 醫師2017-06-06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 2007/03/06

第一胎是剖腹產的台東市洪姓婦人,上周六欲以自然產方式生第二胎,疑因子宮收縮壓力,將上次剖腹產傷口擠爆,3,800公克重的男胎滑入母體腹腔,因缺氧胎死腹中,產婦經搶救3小時後保住一命……

胎兒脫離子宮,雖仍有臍帶與母體相連,但因子宮大量失血,產婦血壓急速下降,母體的血液無法送進胎兒體內,以致胎兒缺血、缺氧而胎死腹中;產婦經緊急縫合子宮,輸血4,000cc救回一命。

這則新聞的關鍵字有幾個,我先把它們列出來:第一胎是剖腹產;剖腹產傷口擠爆;3,800公克;胎死腹中;輸血4,000cc。

很多第一胎剖腹生產的媽媽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可以自然生嗎?」我的回答千篇一律:「可以,但是風險比較高。」

先談談風險有多高好了,「大約0.5~1.0%,也就是一千個媽媽會有5到10個有風險。」

聽起來還好啊,風險還滿低的不是嗎?如果發生的是傷口感染、小便失禁等等小問題,這樣的風險實在真的不高,可是,風險卻是新聞中提到的胎死腹中,嚴重的甚至產婦都會因失血過多死亡。評估風險的高低,不只是看發生的機率,還要看我們對風險能夠承受的能力才是。

也就因為這樣,大部分的醫生,會建議前胎剖腹的孕婦,這一胎也接受剖腹生產,這畢竟是最安全的做法。

「可是,第一千金陳幸妤第一胎開刀,第二第三胎還不都自然產,如果風險太大,她怎麼敢這樣做,她自己也是醫生耶。」有位第一胎剖腹生產經驗相當不好的孕婦這樣問我,她這次真的很想自然生,原本打算在診所生,不過醫生不答應幫她生。

這樣的情況,在設備比較不足的醫院,在安全上確實有所顧慮。沒有24小時全天候待命的麻醉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沒有快速充足的血庫,我也不會答應孕婦剖腹產後自然生。

除了醫院設備齊全外,我們要怎麼評估自然生產成功的機率大不大,發生併發症的機率高不高呢?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上一胎開刀子宮上的傷口,現代剖腹產幾乎都採取所謂的子宮下段橫切的傷口,這樣的傷口對於子宮的結構傷害最小,下一胎要自然生也最安全。20年前的剖腹生產,或是有些孕婦接受過子宮肌瘤切除手術,那樣的傷口,常常是在子宮肌肉層上,當子宮收縮時,比較容易造成破裂。

接著,我們要去了解上一胎剖腹的原因。有些孕婦上一胎陣痛很久,可是子宮頸擴張緩慢或是胎頭無法下降而手術,我們稱做產程遲滯,這種情況通常存在著骨盆較為狹窄的問題。骨盆寬度是不會變的,所以這一胎要自然生也很有可能遭遇類似的情況,產程太久,子宮破裂的機率就會增加,安全上就值得商榷。有一種情況安全是最有保障的,那就是第一胎自然生,第二胎剖腹產,而第三胎嘗試自然生產,因為這樣的產程最短,風險最小。

再來,就要去評估這次懷孕的情況。胎兒體重愈大,生產的時間一定愈久,風險也就愈大,所以,嚴格的控制體重是必要的,孕婦也應該要有比其他孕婦更多的運動,運動會讓體力變好,產程也可以縮短。

最後,生產的時候也要密切的監測胎兒的情況,而且有兩件事情是要非常小心,儘量不要做的,一是催生,因為催生藥物會讓子宮破裂的機率增加;二是不能做無痛分娩,因為子宮破裂媽媽會持續的劇痛,劇痛會讓我們警覺到情況的變化,做必要的處理,而無痛分娩會讓我們失去這種重要訊號處理的黃金時間。

希望在安全的前提下,每位媽媽都能順利生產。

本文獲楊濬光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_楊濬光醫師

楊濬光醫師

現任:禾馨新生婦幼診所院長

經歷:

臺大醫院婦產部 住院醫師/總醫師
新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慈濟大學臨床講師
臺大醫院婦產科 兼任主治醫師
新店漾媽媽產後護理之家顧問醫師
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MF) 頸部透明帶認證醫師
臺灣頸部透明帶合格認證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