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病老,誰該是照顧者?記住,家庭照顧會議第一原則:不要怕衝突
臺灣迅速地進入高齡社會,「照顧」將不可能只是每個家庭裡的私事,它影響的層面既多且廣,先別論讓人感到沈重的長照悲歌、社會新聞了,當開始長期照顧後,照顧所帶來的經濟壓力、身心負擔、介護離職、照顧選擇,更是會像蝴蝶效應一樣擴及到臺灣社會、經濟各個層面。
長期身心耗損,卻不被家人體諒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每個家庭都應定期舉行家庭會議,凝聚家庭成員對於照顧的共識,避免發生時措手不及;或是讓某一位家庭成員承擔了「受害者」角色。例如單身女性、失業者等等,不自覺成為家庭裡認為最適合擔任照顧的角色,短則數年、長則數十年,長期的經濟損失、身心耗損,卻不見得被其他家人所體諒與支持。
展開家庭會議,首先要不怕衝突!
「家庭會議」對於傳統或是權威型家庭而言,似乎讓人望而生懼,覺得很難舉行,在此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指出:「我們要接受衝突的發生。」
家庭在安排照顧的決策中,經常將家庭裡最孝順、聽話的成員理所當然地選為照顧者,不僅缺乏溝通、考量,也不盡公平,後來將衍生成許多家庭間的怨懟與疏離。
陳景寧建議每個家庭都應該在需要照顧前、照顧時,也就是平時就要定期舉行家庭會議,盤點家庭的資源與支持,讓彼此間能互相協調幫助、凝聚家庭向心力,或在不同照顧階段時,能夠選擇不同的照顧方式。
若某一位成員為主要的家庭照顧者,家人間可討論應予合理報酬與喘息空間,分攤照顧相關費用,不讓照顧成為一個人的事。
面對家庭的輩分壓力,要不怕衝突、勇於發表意見,並多了解、收集長照相關的社會資源(例如日照中心、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如何申請外籍看護、如何申請相關補助等等),以利於進行家庭照顧會議時,有充分的資源可以計畫、實行。
多了解長照資源,多保持心平氣和
家庭會議最好能定期舉行。會議前讓成員們先了解本次會議議題,每位家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多傾聽照顧者遇到的困難與建議,也可以邀請其他中間人一起進行,讓會議能保持客觀與中立,避免意氣之爭。
建議每位與會的成員,專注在「照顧」這件事,了解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也能多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每位成員了解目前的狀況後,再清楚地做好責任分配,一起商議、達成共識,往後若有任何變動,也在成員們同意的前提下,做檢討與調整。
「親近生悔慢」,還有句話叫做「最愛你的人傷你最深」,有時候我們反而對最熟悉的家人,不敢說出心底真正的話,藉著家庭照顧會議,讓我們重新聚焦在關懷上,一起來照顧家庭裡需要被照顧的人。
對照顧的事,學習保持客觀分析;對照顧的人,願意多付出些同理心。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