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輪流住3個兒子家,這樣真的好嗎?別變「老年人球」,4大問題不得不面對
十多年前,公公先中風、接著又失智,生活的自理能力幾乎全部喪失。劉大姊便扛起全部的照顧重擔;餵飯、接送就診都是劉大姊的責任,她甚至不避男女之防,幫公公沐浴、更換尿布。
因為婆婆與先生都是只出嘴,不出手,劉大姊任勞任怨地送走了公公。沒幾年,婆婆也開始不良於行,大家都認為,還是由劉大姊照護,最讓人放心。
這次劉大姊抗議了,因為她已經進入耳順之年,也有退化性關節炎等問題。劉大姊要先生出面召集家族會議,安排婆婆在三兄弟家輪流住,先生總是裝傻、推託,「因為都不是他在照顧,當然不知道照顧者的辛苦!」劉大姊忿忿地說。
經過好幾場的「家庭革命」,婆婆與小叔們還是反對,後來是劉大姊對著全部的家人說「難道不該讓老二家與老三家都有孝順媽媽的機會嗎?」這頂「大帽子」一扣下,大家都噤聲了,婆婆到各家輪流住,才算拍板定案。
其實劉大姊的婆婆從獨住一家到輪住三家,光靠孝道這頂大帽子還不夠,還要有幾個「配套條件」都符合才行。
長輩怎麼輪流住?四個配套條件要符合
第一個條件是有這位婆婆有三個兒子可以輪流分擔照顧責任,如果只生養了一個兒子,家族會議也不用開了,照輪的構想根本不可能實現。
第二個條件是三兄弟都住附近,老大與老二甚至就住對門,時間到了、用輪椅把婆婆推過去就行了。老三家住在鎮上,車程也只有五分鐘,其實婆婆還是住在自己熟悉的居住地、原生地,這也是劉大姊婆婆最後首肯的原因之一。
第三個條件是三兄弟都住透天厝,三兄弟都將婆婆的房間設在一樓,老人家每次換住,不用巍巍顫顫地爬上爬下,如果三兄弟是住公寓高層,婆婆的抗性就會很大。
第四個條件是三兄弟聯合幫婆婆請了一個外籍看護,婆婆住哪,外籍看護就跟著住哪,這也是另外兩個媳婦最後點頭的重要關鍵,因為媳婦們只要負責監督外籍看護,不用親自照護。
還有一個隱形因素,就是農村社會的輿論壓力。由於三兄弟都住在鄉下,鄰里間對於彼此的家庭狀況瞭若指掌,誰家的老人被送去安養院,而不是被子女們接去撫養,很快就會被口耳議論。
我問劉大姊,婆婆每個月輪流到兒子們家住,老人開心嗎?劉大姊說「當然不開心啦,婆婆還是想要固定住在某個兒子家。」但最後是,沒有一個兒媳婦願意,聽一聽,原因也是好幾重。
兒媳不想跟長輩住?三原因好好想想
原因1:愛抱怨
例如婆婆到了老二家,會說老大家不好;到了老三家,又說老二家不好。老太太大概是以為這種抱怨,可以博得同情,但是當妯娌們碰在一起閒聊,很快就會知道婆婆對於彼此的批評,結果是得罪了一堆媳婦。
原因2:愛碎碎念
婆婆整天坐在客廳,不管看到誰進門、或出門,都會叨唸上幾句。像是嫌孫子頭髮太長不去剪,嫌孫女裙子太短不安全。
晚上家人在客廳看電視,婆婆的一張嘴更是不停歇,「把電視音量調到最大,也止不住阿嬤的聲音」,劉大姊的兩個小孩很傳神地形容著。
原因3:被綁住
我們要約劉大姊北上聚餐,每當劉大姊表示「這個月不方便喔」,我們就知道這個月婆婆輪到她家住了。照顧一個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必須全天候的隨侍在側,婆婆雖然有外籍看護陪著,但是媳婦們不敢跑太遠,「因為婆婆會唸」。
一季被「綁住」一個月,還受得了;每個月都被綁住,就受不了,這也是三個媳婦都不願意讓婆婆長住的原因之一。
開始輪住之後,婆婆其實還跟三兄弟家「過招」了好幾回後,最後才認命接受這種安排。每月一號的早上,婆婆會提醒看護收好行李,等著下一位輪到的兒子或媳婦來接。
當婆婆被接走時,劉大姊說「雖然心中有點不忍,但是瞬間壓力消減,歸ㄟ郎攏輕鬆起來了」,劉大姊用台語說出心裡話。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以劉大姊婆婆的案例而言,決定婆婆能否長住的關鍵人物,都不是兒子、而是兒媳;而且兒媳無法接受長住的幾個原因,都非關金錢因素。
聽了很多長輩輪流住的故事,對於這些晚年「漂流」在眾子女家的老人,其實是「B大於Z」(弊大於利),除了心情必須調適外,首先是各子女對於老人身體狀況的掌握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