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進補如何吃? 營養師教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溫度驟降,加上冷氣團來襲,不少民眾除了禦寒保暖外,更少不了一碗熱湯暖胃。台灣人冬季愛進補,藉由食療達到調養身體、增強體魄,因此大啖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亦是家常;不過,營養師提醒,若是補過頭,反而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燉煮時間長 易產生普林引痛風
一名45歲患有糖尿病的中年婦人,半夜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酮酸中毒送醫。經醫師詢問下,原來是該名婦人晚餐吃了一整鍋的麻油雞,且裡面還含有大量的丸子、米血糕等加工類食品而致。針對這名個案,趙函穎營養師表示,無論是薑母鴨、燒酒雞還是麻油雞,因為長時間的燉熬,肉類及骨頭都會釋放出油脂與普林,其中高普林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或痛風等;若是原本就患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一旦食用過量,可能就會馬上使疾病復發,應加以謹慎留意。
把握菜肉2比1原則 吃出健康營養好味道
趙函穎營養師也提到,自己在冬季也會食用這些進補料理。若是自己燉煮,可以使用壓力鍋進行烹飪,不僅能快速享用,更可以避免燉煮過久產生普林的風險;此外,她一定會加入大量的蔬菜,如茼蒿、香菇、猴頭菇等冬季當令的蔬菜,且把握菜比肉比例2:1原則,同時避免加入加工食品等食材;在放入肉塊時,會先將其川燙過,減少吃進過多的油脂。
若是從外面店家購買的進補食品,通常湯頭會較偏鹹,且燉煮時間過長;因此,她建議,可將其分裝成兩份,食用時除加入水稀釋外,同時也別忘記加入青菜,以減輕身體負擔。
進補過好冬 慢性病患者應留意身體狀況
冬令進補,但還是得依個人體質做搭配。對於體質原本就比較燥熱者,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進補食品製作過程中,通常都會先把食材爆香後才進行烹煮,因此容易導致喉嚨不適等症狀,所以加入麻油時,應適量為宜,或者以苦茶油替代,都是不錯的選擇;而慢性病患者則應遵循醫師的建議食用,才能遠離疾病上身。